出自宋代王剛中《灘石八陣圖行》:
我生孔明后,相望九百載。
我想孔明賢,巍然伊呂配。
奇謀勇略夸雄師,大節(jié)英風(fēng)蓋當(dāng)代。
木牛流馬何足言,八陣遺蹤千古在。
我行已度瞿唐門,長灘石壘差參分。
洪纖高下尺寸等,猶有當(dāng)年節(jié)制存。
四頭八尾觸處首,敵沖中央兩皆救。
握奇如樞運(yùn)無窮。
七縱七擒仍敢攻。
規(guī)模黃帝已垂文,后來得者惟將軍。
唐宗李靖拾遺意,樂舞旛表徒繽紛。
長江之上石蟠結(jié),江波洶涌石不滅。
使君何事遽劃除,一夜風(fēng)雷吼天闕。
明朝仍舊石縱橫,神物護(hù)持人已驚。
向來守蜀用此法,誰知石壘真金城。
嗟乎孔明遇不遇,遇則劉公恢大度。
國險(xiǎn)地狹民力微,法出萬全勢(shì)未具。
嗟乎孔明以此用於吳,長江內(nèi)固魏可圖。
嗟乎孔明以此用於魏,掃平三分歸一篲。
祗應(yīng)應(yīng)所遇勢(shì)不同,勢(shì)既不同功亦異。
嗟乎孔明之心如石堅(jiān),欲扶漢室還中原。
事之不就則天耳,安肯俯首從曹袁。
嗟乎孔明如生石不老,后世用兵無草草。
忽然變作六花看,便失本真難按考。
請(qǐng)觀疊石韜機(jī)籌,江流東去自悠悠。
英豪得此石外指,長與君王靖邊壘。
注釋參考
嗟乎
亦作“ 嗟呼 ”。亦作“ 嗟虖 ”。嘆詞。表示感嘆。《韓非子·內(nèi)儲(chǔ)說下》:“嗟乎!臣有三罪,死而不自知乎?”《漢書·龔勝傳》:“嗟虖!薰以香zi{1-1}燒,膏以明自銷?!?唐 玄宗 《<孝經(jīng)>序》:“嗟乎!夫子沒而微言絶,異端起而大義乖?!?清 余懷 《板橋雜記·雅游》:“嗟乎!不復(fù)見乎!” 田北湖 《與某生論韓文書》:“譽(yù)美失實(shí),毋亦以耳代目之蔽歟?嗟呼!”
孔明
(1).很完備;很潔凈;很鮮明?!对姟ば⊙拧こ摹罚骸白<烙诘p,祀事孔明?!?鄭玄 箋:“孔,甚也;明,猶備也,絜也。”《文選·張衡<東京賦>》:“滌濯靜嘉,禮儀孔明?!?薛綜 注:“孔,甚也,言禮儀甚鮮明也?!薄端鍟ひ魳分局小罚骸办胧驴酌?,百神允穆。神心乃顧,保茲介福?!?/p>
(2).很明達(dá);很明晰。《漢書·敘傳下》:“烏呼 史遷 ,薰胥以刑!幽而發(fā)憤,乃思乃精,錯(cuò)綜羣言,古今是經(jīng),勒成一家,大略孔明?!薄段倪x·張衡<思玄賦>》:“彼天監(jiān)之孔明兮,用棐忱而祐仁?!?呂向 注:“言天監(jiān)視甚明,用輔佑誠信仁德矣?!?唐 王維 《冬筍記》:“且孝有上和下睦之難……加之以忠信,文之以禮樂。斯其大者遠(yuǎn)者,況承順顏色乎,況溫凊枕席乎。如是故天高聽卑,神鑒孔明。不然筍曷為出哉?!?/p>
(3).指明顯。 唐 韓愈 《殘形操》詩:“有獸維貍兮,我夢(mèng)得之。其身孔明兮,而頭不知?!?/p>
(4). 諸葛亮 的字。 三國 蜀 政治家、軍事家。 東漢 末,隱居 隆中 ,世稱“臥龍”。 劉備 三顧草廬,他提出聯(lián) 吳 抗 曹 的策略,遂成為 劉備 的主要謀臣。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 孔明 盤桓,俟時(shí)而動(dòng)?!?唐 李白 《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zèng)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詩:“赤伏起頽運(yùn), 臥龍 得 孔明 。” 元 無名氏 《桃花女》第三折:“羞殺你曉三才的 孔明 、知六壬的 鬼谷 、畫八卦的 伏羲 。”
漢室
漢室 (Hànshì) 即漢朝 Han Dynasty (206B.C—220) 漢室之隆?!?諸葛亮《出師表》 夏興漢室。 漢室傾頹。——《三國志·諸葛亮傳》 漢室可興。中原
中原 (zhōngyuán) 指黃河中下游地區(qū) central plains (comprising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Huanghe River) 北定中原?!T葛亮《出師表》 北虜僭盜中原?!铣骸?丘遲《與陳伯之書》 平原;原野 plain王剛中名句,灘石八陣圖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