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湖欲盡山為界,始見寒泉落高派
出自宋代蘇軾《與胡祠部游法華山》:
波湖欲盡山為界,始見寒泉落高派。
道人未放泉出山,曲折虛堂瀉清快。
使君年老尚兒戲,綠棹紅船舞澎湃。
一笑翻杯水濺裙,余歡濯足波生隘。
長(zhǎng)松攙天龍起立,蒼藤倒谷云崩壞。
仰穿蒙密得清曠,一覽震澤吁可怪。
誰云四萬八千頃,渺渺東盡日所曬。
歸途十里盡風(fēng)荷,清唱一聲聞露薤。
嗟余少小慕真隱,白發(fā)青衫天所械。
忽逢佳士與名山,何異枯楊便馬疥。
君猶鸞鶴偶飄墮,六翮如云豈長(zhǎng)鍛。
不將新句紀(jì)茲游,恐負(fù)山中清凈債。
注釋參考
寒泉
(1).清冽的泉水或井水?!兑住ぞ罚骸熬:?。” 晉 左思 《招隱詩(shī)》之二:“前有寒泉井,聊可瑩心神?!?唐 王昌齡 《行路難詩(shī)》:“雙絲作綆繫銀瓶,白尺寒泉轆轤上?!?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忠魂入夢(mèng)》:“遂聳身投井死,土人義之,遂閉塞井,闌上加黃土,因近官衙,不敢作殯宮墓道,然亦不忍再酌寒泉,遂筑如平阜。”
(2).《詩(shī)·邶風(fēng)·凱風(fēng)》:“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痹?shī)序謂“美七子能盡其孝道,以慰其母心”。后世遂以“寒泉”為子女孝敬母親的典故?!段倪x·潘岳<寡婦賦>》:“覽寒泉之遺嘆兮,詠《蓼莪》之餘音?!?呂向 注:“《詩(shī)》云:‘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⒆铀拣B(yǎng)其親,故覽詠是篇而有遺嘆?!?南朝 齊 謝朓 《齊敬皇后哀策文》:“思寒泉之罔極兮,託彤管於遺詠?!眳⒁姟?寒泉之思 ”。
(3).猶黃泉,九泉。 唐 王勃 《為原州趙長(zhǎng)史為亡父度人表》:“但臣霜露之感,瞻彼岸而神銷;烏鳥之誠(chéng),俯寒泉而思咽?!?蔣清翊 注:“寒泉,今指黃泉。”
(4).古代泉名。在今 湖南 祁陽縣 境內(nèi)。 唐 元結(jié) 《寒泉銘序》:“ 湘江 西峯 直 平陽 江口,有寒泉出於石穴……其水本無名稱也,為其當(dāng)暑大寒,故命曰 寒泉 。”
高派
高處的支流。 宋 蘇軾 《與胡祠部游法華山》詩(shī):“陂湖欲盡山為界,始見寒泉落高派?!?/p>
蘇軾名句,與胡祠部游法華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南浦閑行罷,西樓小宴時(shí)。作者:白居易作品:江樓偶宴贈(zèng)同座
- 漏漸移、轉(zhuǎn)添寂寞,點(diǎn)點(diǎn)心如碎。
- 雨后過畦潤(rùn),花殘步屐遲
- 何人曾侍傳柑宴,翡翠簾開識(shí)圣顏作者:張孝祥作品:鷓鴣天(上元設(shè)醮)
- 載酒展席俯長(zhǎng)流,一飯未嘗留俗客
- 探元化群生作者:李白作品:古風(fēng)其十三
- 秋聲搖萬壑,落葉會(huì)歸根作者:章甫作品:雨中簡(jiǎn)孫文輔
- 物色增曖曖,寒芳更萋萋作者:孟郊作品:獻(xiàn)襄陽于大夫
- 元知剡溪路,不減灞橋時(shí)
- 胸中武庫(kù)森戈矛,筆下倒演三峽流作者:劉宰作品:送趙玉甫赴穿山監(jiān)場(ch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