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不失真,而外不殊俗
出自隋代 王通《中說·卷六·禮樂篇》:
摘自《中說·卷六·禮樂篇》
解釋:心里不失真理,但是外表和世俗沒有什么區(qū)別。
原文摘要:
曰:“敢問《元經(jīng)》之帝何也?”子曰:“絜名索實,此不可去。其為帝,實失而名存矣?!被騿栔x安。“子曰:“簡矣?!眴柾鯇?dǎo)。子曰:“敬矣。”問溫嶠。子曰:“毅人也?!眴柣笢亍W釉唬骸爸墙\遠(yuǎn),鮮不及矣?!辟Z瓊問群居之道。子曰:“同不害正,異不傷物。”曰:“可終身而行乎?”子曰:“烏乎而不可也?古之有道者,內(nèi)不失真,而外不殊俗,夫如此故全也?!狈睅熜唬骸案覇柣胖??!弊釉唬骸皥?zhí)古以御今之有乎?”子曰:“居近識遠(yuǎn),處今知古,惟學(xué)矣乎?”子曰:“恭則物服,愨則有成,平則物化。”子曰:“我未見平者也?!被蛟唬骸熬尤识岩?,何用禮為?”子曰:“不可行也。”或曰:“禮豈為我輩設(shè)哉?”子不答,既而謂薛收曰:“斯人也,旁行而不流
注釋參考
不失
(1).不偏離;不失誤?!兑住るS》:“出門交有功,不失也?!?孔穎達(dá) 疏:“以所隨之處不失正道,故出門即有功也?!薄墩摵狻ち恐罚骸坝分鑫臅?,不失分銖。” 劉盼遂 集解:“不失分銖,不出一點差錯。”
(2).不遺漏;不喪失?!独献印罚骸疤炀W(wǎng)恢恢,疏而不失?!?魏源 本義:“恢恢疎闊而自無漏網(wǎng)之人也?!?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酌奇而不失其真,翫華而不墜其實?!?/p>
(3).還算得上;不愧。 明 胡應(yīng)麟 《詩藪·外編·元》:“故蹈 元 之轍,不失為小乘;入 宋 之門,多流於外道也?!?茅盾 《子夜》十七:“ 吳蓀甫 干笑著說:‘能進能退,不失為英雄。’”
而外
而外 (érwài) ……之外 other than 除此而外,別無他求不殊
(1).沒有區(qū)別;一樣。 漢 揚雄 《解嘲》:“世異事變,人道不殊?!?唐 杜甫 《小至》詩:“云物不殊鄉(xiāng)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一》:“人情物理,大抵不殊。”
(2).謂身首尚未分離。指zi{1-1}殺未死?!稘h書·淮南王傳》:“太子自刑,不殊。” 顏師古 注:“殊,絶也,雖自刑殺,而身首不絶也?!?明 陶宗儀 《輟耕錄·楊貞婦》:“ 靜安 守節(jié)不嫁,權(quán)貴爭求之,至截髮自剄,不殊。”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緬甸歸誠本末》:“﹝ 劉藻 ﹞因於三月癸酉中夜,挑燈默坐,驅(qū)侍者出,自剄不殊,宛轉(zhuǎn)於牀榻間,七日乃死?!?/p>
(3).未絕?!缎绿茣蔷鳌罚骸盎蔬\不殊如帶?!?/p>
王通名句,中說·卷六·禮樂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