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從周《風流子》:
雙燕立虹梁。
東風外、煙雨濕流光。
望芳草云連,怕經南浦,葡萄波漲,怎博西涼。
空記省,淺妝眉暈斂,罥袖唾痕香。
春滿綺羅,小鶯捎蝶,夜留弦索,么鳳求凰。
江湖飄零久,頻回首、無奈觸緒難忘。
誰信溫柔牢落,翻墜愁鄉(xiāng)。
仗玉箋銅爵,花間陶寫,寶釵金鏡,月底平章。
十二主家樓苑,應念蕭郎。
注釋參考
玉箋
亦作“ 玉牋 ”。箋紙的美稱。 宋 趙汝茪 《梅花引》詞:“題破玉牋雙喜鵲,香燼冷,繞云屏,渾是山。” 清 劉獻廷 《贈下河孫幕府代》詩:“綺繡敷青史,芳華潤玉箋?!?/p>
銅爵
見“ 銅雀 ”。
陶寫
謂怡悅情性,消愁解悶。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謝太傅 語 王右軍 曰:‘中年傷於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王 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賴絲竹陶寫。恒恐兒輩覺,損欣樂之趣?!?宋 辛棄疾 《滿江紅·自湖北漕移湖南席上留別》詞:“富貴何時休問,離別中年堪恨,憔悴鬢成霜。絲竹陶寫耳,急羽且飛觴?!?明 屠隆 《綵毫記·汾陽報恩》:“關河凍,雨雪頻。不知何處醉斜曛,陶寫見天真?!薄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十回:“先生出了題目,要作八股,侄兒先就頭大了;偶然學著對個策,做篇論,那還覺得活潑些;或者做個詞章,也可以陶寫自己的性情?!?/p>
寶釵
(1).首飾名。用金銀珠寶制作的雙股簪子。 南朝 梁 何遜 《詠照鏡》:“寶釵若可間,金鈿畏相逼?!?唐 李賀 《少年樂》詩:“ 陸郎 倚醉牽羅袂,奪得寶釵金翡翠?!?宋 劉過 《謁金門·次京口賦》詞:“明日短篷眠夜雨,寶釵留半股。” 黃人 《<小說林>發(fā)刊詞》:“寶釵羅帶,非高蹈之口吻;碧云黃花,豈后樂之襟期?”
(2).見“ 寶釵樓 ”。
金鏡
(1).銅鏡?!稌x書·赫連勃勃載記》:“絡以 隋 珠,綷以金鏡?!?唐 許渾 《送盧先輩自衡岳赴復州嘉禮》詩之一:“秋水靜磨金鏡土,夜深寒結玉壺冰?!?宋 周邦彥 《過秦樓》詞:“空見説鬢怯瓊梳,容消金鏡。漸懶趁時勻染?!?/p>
(2).比喻月亮。 唐 元稹 《泛江翫月》詩:“遠樹懸金鏡,深潭倒玉幢?!?宋 陸游 《隔浦蓮近拍》詞:“煙霏散,水面飛金鏡,露華冷。” 宋 劉克莊 《水調歌頭·癸卯中秋作》詞:“競看 姮娥 金鏡,爭信仙人玉斧,費了一番修?!?/p>
(3).比喻顯明的正道?!短接[》卷七一七引《尚書考靈耀》:“ 秦 失金鏡,魚目入珠。” 鄭玄 注:“金鏡,喻明道也。” 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蓋圣人握金鏡,闡風烈?!?前蜀 杜光庭 《普康諸公主為皇帝修金箓齋詞》:“握金鏡以御寰瀛,致衢樽而歡億兆?!薄度锶嗣窨褂⒍窢庂Y料·全粵義士義民公檄》:“惟我大皇帝手握金鏡,心秉玉衡,循以大事小之義,而由順于天防,非挾逼處之嫌,而密為之備?!?/p>
(4).指對人進行諷諭的文章和書籍。 唐 康駢 《劇談錄·宣室夜召翰林學士》:“朕聽政之暇,未嘗不披尋史籍,此讀者先朝所述金鏡一卷,則《尚書·大禹謨》。” 清 侯方域 《擬追復楊漣等官爵廷臣謝表》:“金鏡尚存,竊喜無 張公 之祭?!?/p>
月底
月底 (yuèdǐ) 月末 end of a month平章
(1).評處;商酌。 漢 蔡邕 《上封事陳政要七事》:“宜追定八使,糾舉非法,更選忠清,平章賞罰。”《隋書·何稠傳》:“上因攬?zhí)宇i謂曰:‘ 何稠 用心,我付以后事,動靜當共平章?!?唐 吳兢 《貞觀政要·求諫》:“詔令自是宰相入內平章國計,必使諫官隨入,預聞政事?!?宋 劉克莊 《賀新郎·送陳真州子華》詞:“北望神州路,試平章這場公事,怎生分付?”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連城》:“我為君平章已確,即教小娘子從君返魂,好否?”
(2).品評。 唐 劉禹錫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之十五:“追逐同游伴,平章貴價車?!?宋 辛棄疾 《江神子·和人韻》詞:“卻與平章珠玉價,看醉里,錦囊傾?!?明 葉憲祖 《鸞鎞記·春賞》:“憑欄爭賞,細與平章?!?清 黃遵憲 《度遼將軍歌》:“將軍歸來猶善飯,平章古玉圖鼎鐘?!?/p>
(3).古代官名。 唐 代以尚書、中書、門下三省長官為宰相,因官高權重,不常設置,選任其他官員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名,簡稱“同平章事”,同參國事。 唐睿宗 時又有平章軍國重事之稱。 宋 因之,專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擔任,位在宰相之上。 金 元 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 元 代之行中書省置平章政事,則為地方高級長官。簡稱平章。 明 初仍沿襲,不久廢。
辨別彰明。《書·堯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北周 庾信 《為晉陽公進玉律秤尺斗升表》:“伏見勑旨,刊正音律,平章歷象?!?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道上》:“斯足以揚搉誠偽,平章黑白矣。”
李從周名句,風流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