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闕曉云連太室,九明晴影動(dòng)天津
出自宋代張耒《遣興次韻和晁應(yīng)之四首》:
洛陽宮殿鎖埃塵,翠輦東還幾度春。
雙闕曉云連太室,九明晴影動(dòng)天津。
地藏寶鼎寧無祲,龍護(hù)靈書固有神。
游豫此時(shí)期圣主,保厘從古仗元臣。
注釋參考
雙闕
(1).古代宮殿、祠廟、陵墓前兩邊高臺(tái)上的樓觀。《古詩(shī)十九首·青青陵上柏》:“兩宮遙相望,雙闕百餘尺。” 唐 吳融 《送僧歸破山寺》詩(shī):“別來雙闕老,歸去片云閒?!?明 王寵 《入消夏灣》詩(shī):“千山翫迴轉(zhuǎn),雙闕開嶙峋。”
(2).借指宮門。 唐 廣宣 《駕幸天長(zhǎng)寺應(yīng)制》詩(shī):“宸游雙闕外,僧引百花間。” 宋 曾鞏 《襄州到任表》:“比亦再過於雙闕,未嘗一對(duì)於清光?!?/p>
(3).借指京都。 三國(guó) 魏 曹植 《贈(zèng)徐干》詩(shī):“聊且夜行游,游彼雙闕間?!?唐 杜甫 《承間河北諸道節(jié)度入朝歡喜口號(hào)絕句》之十:“意氣即歸雙闕舞,雄豪復(fù)遣 五陵 知?!?仇兆鰲 注:“雙闕,謂都中?!?明 戴縉 《楚江旅懷》詩(shī):“客夢(mèng)懸雙闕,鄉(xiāng)心逐五羊?!?/p>
太室
亦作“ 大室 ”。1.太廟中央之室,亦指太廟。《書·洛誥》:“王入太室祼。” 孔 傳:“太室,清廟?!?孔穎達(dá) 疏:“太室,室之大者,故為清廟。廟有五室,中央曰太室?!薄洞呵铩の墓辍罚骸按笫椅輭??!?杜預(yù) 注:“大廟之室。”
(2).山名。即 嵩山 。在今 河南省 登封縣 北?!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四岳 、 三涂 、 陽城 、 大室 、 荊山 、 中南 ,九州之險(xiǎn)也,是不一姓?!?陸德明 釋文:“大室即中岳 嵩高山 也,在 豫州 ?!薄妒酚洝こ兰摇罚骸?幽王 為 太室 之盟?!?裴駰 集解引 杜預(yù) 曰:“ 太室 , 中岳 也?!?/p>
天津
(1).銀河?!冻o·離騷》:“朝發(fā)軔於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極?!?王逸 注:“天津,東極箕斗之閒,漢津也。” 唐 李紳 《奉酬樂天立秋夕有懷見寄》詩(shī):“天津落星河,一葦安可航?!?宋 歐陽修 《鵲橋仙》詞:“鵲迎橋路接天津,映夾岸、星榆點(diǎn)綴?!?/p>
(2).指 天津橋 。 唐 李白 《扶風(fēng)豪士歌》:“ 天津 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撐如亂麻?!?宋 張耒 《和周廉彥》:“修禊 洛 濱期一醉, 天津 春浪緑浮堤?!眳⒁姟?天津橋 ”。
(3).星名。位于北方七宿中的女宿之北,凡九星。在銀河分支處,故稱。《晉書·天文志上》:“天津九星,橫河中,一曰天漢,一曰天江?!?/p>
張耒名句,遣興次韻和晁應(yīng)之四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