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幘攜筇夜夜來(lái),蒲{1|1}團(tuán)紙帳竹香臺(tái)
出自宋代蘇轍《和毛君州宅八詠 山房》:
岸幘攜筇夜夜來(lái),蒲{1|1}團(tuán)紙帳竹香臺(tái)。
直須覓取僧為伴,更為開(kāi)庵劚草萊。
注釋參考
岸幘
推起頭巾,露出前額。形容態(tài)度灑脫,或衣著簡(jiǎn)率不拘。 漢 孔融 《與韋端書(shū)》:“閒僻疾動(dòng),不得復(fù)與足下岸幘廣坐,舉杯相于,以為邑邑?!薄稌x書(shū)·謝奕傳》:“岸幘笑詠,無(wú)異常日?!?唐 白居易 《喜與楊六侍御同宿》詩(shī):“岸幘靜當(dāng)明月夜,匡牀閑臥落花朝?!?宋 陳與義 《岸幘》詩(shī):“岸幘立清曉,山頭生薄陰。” 郭沫若 《頌武漢》詩(shī):“天塹通衢我再來(lái),披襟岸幘嘆雄哉!”
夜來(lái)
夜來(lái) (yèlái) 〈方〉∶昨天 yesterday 夜里 night紙帳
以藤皮繭紙縫制的帳子。據(jù) 明 高濂 《遵生八箋》卷八記載,其制法為:“用藤皮繭紙纏於木上,以索纏緊,勒作皺紋,不用糊,以線折縫縫之。頂不用紙,以稀布為頂,取其透氣?!?宋 蘇軾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詩(shī):“困眠得就紙帳暖,飽食未厭山蔬甘?!薄缎咽篮阊浴ず沾笄溥z恨鴛鴦絳》:“倦來(lái)眠紙帳,閒暇理絲桐,好不安閒自在。” 清 黃景仁 《二十夜》詩(shī):“破窗蕉雨夜還驚,紙帳風(fēng)來(lái)自作聲。”
香臺(tái)
燒香之臺(tái)。佛殿的別稱。 唐 盧照鄰 《游昌化山精舍》詩(shī):“寶地乘峰出,香臺(tái)接漢高。” 明 陳子龍 《蕭山許寺作》詩(shī):“香臺(tái)日澹微,祗林煙搖曳。” 清 納蘭性德 《眼兒媚·中元夜有感》詞:“手寫(xiě)香臺(tái)金字經(jīng),惟愿結(jié)來(lái)生。蓮花漏轉(zhuǎn),楊枝露滴,想鑒微誠(chéng)?!?/p>
蘇轍名句,和毛君州宅八詠 山房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送僧覺(jué)歸上饒——— 毛滂〔宋代〕
- 棋賭賦詩(shī)輸劉起居(奐)——— 徐鉉〔唐代〕
- 送人還吳——— 沈頌〔唐代〕
- 靈隱長(zhǎng)老歸舊山——— 楊億〔宋代〕
- 天宮閣秋晴晚望——— 白居易〔唐代〕
- 與王二十一員外涯游昭成寺——— 孟郊〔唐代〕
- 三山即事——— 龍昌期〔宋代〕
-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吳芾〔宋代〕
- 謝君實(shí)端明詩(shī)——— 邵雍〔宋代〕
- 六州——— 佚名〔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