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余味兮輕醍醐,斗余香兮蒲蘭芷
出自宋代范仲淹《和章岷從事斗茶歌》: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新雷昨夜發(fā)何處,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牙錯落一番榮,綴玉含珠散嘉樹。
終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貪。
研膏焙乳有雅製,方中圭兮圓中蟾。
北苑將期獻(xiàn)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
黃金碾畔綠塵飛,紫玉甌心雪濤起。
斗余味兮輕醍醐,斗余香兮蒲蘭芷。
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
勝若登仙不可攀,輪同降將無窮恥。
于嗟天產(chǎn)石上英,論功不愧階前蓂。
眾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試與招魂魄,劉伶卻得聞雷霆。
盧仝敢不歌,陸羽須作經(jīng)。
森然萬象中,焉知無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陽先生休采薇。
長安酒價減千萬,成都藥市無光輝。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fēng)飛。
君莫羨花間女郎祇斗草,贏得珠璣滿斗歸。
注釋參考
余味
余味 (yúwèi) 刺激物脫離末梢味覺器官后殘存的味 aftertaste 事物留下的耐人回想的味道 pleasant impression;agreeable aftertaste 歌聲美妙,余味無窮醍醐
醍醐 (tíhú) 酥酪上凝聚的油 the finest cream 作酪時,上一重凝者為酥,酥上如油者為醍醐。——《本草綱目·獸一》引寇宗奭 佛教用以比喻一乘教義。如天臺宗喻《法華》為醍醐,真言宗喻陀羅尼藏為醍醐 nirvana;Buddhist truth余香
(1).殘留的香氣?!段骶╇s記》卷一:“中設(shè)木畫屏風(fēng)……緑熊席。席毛長二尺餘,人眠而擁毛自蔽,望之不能見,坐則沒膝,其中雜熏諸香,一坐此席,餘香百日不歇?!?唐 李商隱 《過伊仆射舊宅》詩:“幽淚欲乾殘菊露,餘香猶入敗荷風(fēng)?!?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四:“昨日得卿《huang{1~1}菊賦》,碎翦金英填作句,袖中猶覺有餘香,冷落西風(fēng)吹不去?!?/p>
(2).濃郁的香氣。 唐 丘為 《左掖梨花詩》:“冷艷全欺雪,餘香乍入衣?!?/p>
(3).其他香氣。 唐 王維 《六祖能禪師碑銘》:“林是旃檀,更無雜樹,花惟薝卜,不嗅餘香。”
(4).馀下的香料。 三國 魏 曹操 《遺令》:“餘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為,可學(xué)作組履賣也?!?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紆廣念於履組,塵清慮於餘香。”
蘭芷
蘭草與白芷。皆香草?!冻o·離騷》:“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 王逸 注:“言蘭芷之草,變易其體而不復(fù)香?!薄妒酚洝と照吡袀鳌罚骸疤m芷芎藭棄於廣野,蒿蕭成林,使君子退而不顯眾,公等是也?!?唐 沉佺期 《別侍御嚴(yán)凝》詩:“靜言芟枳棘,慎勿傷蘭芷。” 宋 柳永 《如魚水》詞之一:“乍雨過,蘭芷汀洲,望中依約 瀟湘 。”
范仲淹名句,和章岷從事斗茶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地靈丹鳳銜萱草,水圣蒼虯幻雪濤作者:趙汝騰作品:登北苑焙呈高計使謝庾使
- 熏透紫玉髓,換骨如有神作者:鄭剛中作品:降真香清而烈有法用柚花建茶等蒸煮遂可柔和
- 往歲東陽饑,愁聲聒蒼旻作者:強至作品:僧副普濟過予詰其師名僧職之所自則曰嘗濟活
- 春光可攬去如驚,樂事能追不得行
- 我又聽師棋一著,山頂坐沈紅日腳
- 故交一不見,素發(fā)何稠疊作者:李端作品:過谷口元贊善所居(一作贈池陽谷口)
- 守墓鄰翁姑與酒,傳家后嗣孰能詩
- 稍抽蘭葉紫,微吐杏花紅作者:柳道倫作品:賦得春風(fēng)扇微和
- 十年一相見,世俗信多岐。作者:舒元輿作品:坊州按獄,蘇氏莊記室二賢自鄜州走
- 凝情江月落,屬思嶺云飛。作者:柳宗元作品:奉和周二十二丈,酬郴州侍郎衡江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