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嫌俗士三斗塵,容我漁蓑理煙艇
出自宋代樓鑰《讀范吏部三高祠堂記》:
三高之風天與高,三高之靈或可招。
小山以后無此作,具區(qū)笠澤空寥寥。
幾從垂虹蕩雙槳,寓目滄浪獨怊悵。
筆端不倒三峽流,欲遽招之恐長往。
前身陶朱今董狐,襟抱磊落吞江湖。
瑰詞三章妙天下,大書深刻江水隅。
我來誦詩凜生氣,若有人兮在江水。
扁舟獨釣膾鱸魚,茶灶筆床歸甫里。
先生固是丘壑人,只今方迫功與名。
謝公捉鼻恐未免,便看林藪生風云。
他年事業(yè)滿彝鼎,乞身歸來坐佳境。
不嫌俗士三斗塵,容我漁蓑理煙艇。
注釋參考
俗士
(1).庸俗不高尚的人。《后漢書·文苑傳·劉梁》:“常疾世多利交,以邪曲相黨,乃著《破羣論》。時之覽者,以為‘ 仲尼 作《春秋》,亂臣知懼;今此論之作,俗士豈不愧心?!?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請迴俗士駕,為君謝逋客?!薄赌鲜贰ぱ魝鳌ず芜h》:“其所會遇,未嘗以顏色下人。是以多為俗士所疾惡。其清公實為天下第一。”
(2).見識淺陋的人?!度龂尽な裰尽ぶT葛亮傳》“ 諸葛孔明 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鑿齒 《襄陽記》:“ 德操 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杰。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宋 何薳 《春渚紀聞·記硯》:“或疑是 渾州 呂老 所作,而研首無‘呂’字,其製巧妙,非俗士所能為。”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四篇:“又有《對楚王問》,自辯所以不見譽于士民眾庶之故,先征歌曲,次引鯨鳳,以明俗士之不能知圣人?!?/p>
(3).未出家的世俗之士。 唐 韓愈 《別盈上人》詩:“山僧愛山出無期,俗士牽俗來何時。”
三斗塵
(1).指令人難食之物。三斗,極言其多?!缎绿茣鄳讯鱾鳌罚骸癌z 權懷恩 ﹞擢 萬年 令。賞罰明,見惡輒取。時語曰:‘寧飲三斗塵,無逢 權懷恩 ?!?宋 陳與義 《送王周士赴發(fā)運司屬官》詩:“寧食三斗塵,有手不揖無詩人?!?/p>
(2).比喻抑郁之氣。 宋 王炎 《夜半聞雨再用前韻》:“抖擻胸中三斗塵,強欲哦吟無好語?!?/p>
漁蓑
亦作“ 漁簔 ”。漁人的蓑衣。 宋 蘇軾 《乘舟過賈收水閣收不在見其子》詩之一:“青山來水檻,白雨滿漁蓑。” 明 文徵明 《江天暮雪》詩:“寧知風浪高,但道漁蓑好?!?明 楊慎 《十二月廿三日高峣大雪》詩之二:“佳句漁簑憐 鄭谷 ,中庭鶴氅立 王恭 ?!?清 孫枝蔚 《式廬詩為石仲昭明府訪方爾止處士而作》:“甲第云中連白日,漁簑雪裡傲朱緋。”
煙艇
亦作“煙艇”。煙波中的小舟。 唐 杜甫 《八哀詩·故右仆射相國曲江張公九齡》:“向時禮數(shù)隔,制作難上請;再讀 徐孺 碑,猶思理煙艇。”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添漁具·箬笠》:“朝攜下楓浦,晚戴出煙艇?!?宋 張炎 《西河·依綠莊賞荷分凈字韻》詞:“花最盛, 西湖 曾泛煙艇。” 清 顧炎武 《朱處士鶴齡寄尚書埤傳》詩:“煙艇隔 吳門 ,臨風苦相思?!?/p>
樓鑰名句,讀范吏部三高祠堂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