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白玉蟾《思微堂》:
思微堂里自沖虛,高士閑居興味殊。
月冷花開數(shù)朵靜,風清鳥過一聲孤。
誰知心上工夫妙,欲覓人間俗累無。
九轉(zhuǎn)內(nèi)丹成也未,快騎白鶴去天衢。
注釋參考
九轉(zhuǎn)
(1).九次提煉。道教謂丹的煉制有一至九轉(zhuǎn)之別,而以九轉(zhuǎn)為貴。 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九轉(zhuǎn)之丹服之,三日得仙?!?元 無名氏 《貨郎擔》第四折:“恰便似九轉(zhuǎn)飛芒, 老君 煉丹?!?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九:“蓋仙人以萬斛朱沙,十年伏火,九轉(zhuǎn)成此渥丹耳?!?/p>
(2).指九轉(zhuǎn)丹或其煉制秘訣。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神仙》:“尋玉塵於萬里,守金灶於千年。三尸可度,九轉(zhuǎn)難傳?!?宋 蘇轍 《唐修撰義問挽詞》之一:“九轉(zhuǎn)今猶在,參同豈妄傳。”《鏡花緣》第六回:“此草生於開闢之初,歷年既深,故功有九轉(zhuǎn)之妙,洵為希世希珍。”
(3).指官秩相當于從三品?!赌鲜贰⒑嘀畟鳌罚骸?亨之 出為 南郡 太守,帝謂尚書令 何敬容 曰:‘ 荊州 長史、 南郡 太守,皆是僕射出入。今者 亨之 便是九轉(zhuǎn)?!薄杜f唐書·職官志二》:“凡勛:十有二轉(zhuǎn)為上柱國,比正二品;十一轉(zhuǎn)為柱國,比從二品;十轉(zhuǎn)為上護軍,比正三品;九轉(zhuǎn)為護軍,比從三品?!?/p>
(4).九次遷官?!端问贰ね醢彩瘋鳌罚骸?慈圣 、 宣仁 二太后流涕謂帝曰:‘ 安石 亂天下。’帝亦疑之,遂罷為 觀文殿 大學(xué)士知 江寧府 ,自禮部侍郎超九轉(zhuǎn)為吏部尚書?!卑?宋 制,禮部侍郎須九次轉(zhuǎn)官始至吏部尚書。 王安石 由禮部侍郎逕轉(zhuǎn)吏部尚書,故云“超九轉(zhuǎn)”。參閱《宋史·職官志九》。
(5).反復(fù)誦讀。 元 無名氏 《馬陵道》第一折:“我和他十載習兵書,九轉(zhuǎn)能成誦?!?/p>
(6).反復(fù)翻轉(zhuǎn)?!镀缴嚼溲唷返诎嘶兀骸耙祸畷r,心中就有千思萬慮,腸回九轉(zhuǎn)?!?蔡東藩 許廑父 《民國通俗演義》第十四回:“ 元洪 數(shù)月以來,躊躇再四,受功憂亂,五內(nèi)交縈,回腸九轉(zhuǎn),憂心百結(jié)?!?/p>
內(nèi)丹
道家謂以自身的精氣煉成的丹為“內(nèi)丹”,以燒煉金石成丹為“外丹”。 唐 呂巖 《敲爻歌》:“內(nèi)丹成,外丹就,內(nèi)外相接和諧偶?!?宋 蘇軾 《送蹇道士歸廬山》詩:“綿綿不絶微風里,內(nèi)外丹成一彈指?!?王十朋 集注:“道家以烹煉金石為外丹,龍虎胎息、吐故納新為內(nèi)丹?!?明 宋濂 《<葬書新注>序》:“﹝ 彥淵 ﹞博通儒書而能文,其於內(nèi)丹之訣尤有所得云?!?/p>
白鶴
白鶴 (báihè) 一種鶴,俗稱仙鶴 white crane天衢
(1).天空廣闊,任意通行,如世之廣衢,故稱天衢。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馭飛龍於天衢,駕騏驥於萬里。” 唐 皎然 《奉陪鄭使君諤游太湖至洞庭山登真觀卻望湖水》詩:“突兀盤水府,參差沓天衢?!?清 黃遵憲 《病中紀夢述梁任父》詩:“道逢兩神人,排云上天衢?!?/p>
(2).京都?!段倪x·張衡<西京賦>》:“豈伊不虔思于天衢,豈伊不懷歸于枌榆。” 劉良 注:“天衢, 洛陽 也?!薄度龂尽侵尽ずC傳》:“遠處 河朔 ,天衢隔絶?!?唐 陳子昂 《申宗人寃獄書》:“天衢得以清泰,萬國得以歡寧?!?/p>
(3).指京都的大路。 唐 李賀 《漢唐姬飲酒歌》:“御服沾霜露,天衢長蓁棘。”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無官受黜》:“嘗跨驢張蓋,橫截天衢,時秋風正厲,黃葉可掃。 島 ( 賈島 )忽吟曰:‘落葉滿 長安 ?!?宋 梅堯臣 《送張著作孟侯宰上元》詩:“天衢車馬跡,急若機上梭。”
(4).天之庇蔭、福佑。衢,通“ 庥 ”。語出《易·大畜》:“上九,何天之衢,亨?!?高亨 注:“衢讀為‘庥’,庇蔭。”
(5).星名?!稌x書·天文志上》:“房四星,為明堂,天子布政之宮也……又為四表,中間為天衢,為天關(guān),黃道之所經(jīng)也?!?/p>
白玉蟾名句,思微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