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接親朋惟野服,寄聲夷甫莫朝衣
出自宋代劉克莊《蒙仲唱第歸約朝服相見》:
向來(lái)襆被出關(guān)時(shí),恩大身猶草芥微。
僅有兩生攜酒送,不舅二諫得詩(shī)歸。
負(fù)楊臨賀滔滔是,客衛(wèi)將軍落落稀。
老接親朋惟野服,寄聲夷甫莫朝衣。
注釋參考
親朋
親朋 (qīnpéng) 親友 relatives and friends 至愛親朋野服
村野平民服裝。《禮記·郊特牲》:“大羅氏,天子之掌鳥獸者也,諸侯貢屬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孔穎達(dá) 疏:“尊野服也者,草笠是野人之服。今歲終功成,是由野人而得,故重其事而尊其服?!薄稌x書·隱逸傳·張忠》:“ 堅(jiān) ( 苻堅(jiān) )賜以冠衣。辭曰:‘年朽髮落,不堪衣冠,請(qǐng)以野服入覲?!瘡闹??!?宋 周密 《齊東野語(yǔ)·脫靴返棹二圖贊》:“幅巾兮野服,貌腴兮神肅?!?清 屠文漪 《南歌子》詞:“先生野服出尋詩(shī),正是菊花天氣好秋時(shí)?!?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上》:“臺(tái)笠野服,不可施於都人?!?/p>
寄聲
托人傳話?!稘h書·趙廣漢傳》:“ 界上 亭長(zhǎng)寄聲謝我,何以不為致問?” 晉 陶潛 《丙辰歲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獲》詩(shī):“司田眷有秋,寄聲與我諧?!?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一:“ 黨項(xiàng)羌 掠 回鶻 貢物, 遵誨 寄聲誚讓之, 羌 懼,即遣使謝,歸其所掠?!?清 支機(jī)生 《珠江名花小傳》卷三:“屢託人寄聲邀予,因事冗未往?!?/p>
朝衣
(1).君臣上朝時(shí)穿的禮服?!睹献印す珜O丑上》:“立於惡人之朝,與惡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於涂炭?!薄逗鬂h書·劉寬傳》:“使侍婢奉肉羹,飜污朝衣。” 唐 崔峒 《初拜命后酬丘二十二見贈(zèng)》詩(shī):“江海久垂綸,朝衣忽掛身。” 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朝服龍團(tuán)》:“定制,惟皇上御服朝衣,於腰闌下前后繡龍團(tuán)各四,諸王以下皆用素緞數(shù)則,以為辨別?!?/p>
(2).借指朝廷官員。 唐玄宗 《首夏花萼樓觀群臣宴寧王山亭回樓下又申之以賞樂賦詩(shī)》:“九歌揚(yáng)政要,六舞散朝衣。” 宋 葉適 《中奉大夫尚書工部侍郎曾公墓志銘》:“當(dāng) 慶元 、 嘉泰 間,朝衣負(fù)涂炭之羞而以冰玉自潔,青蠅蒙樊棘之誚而與鴻鵠偕逝?!?/p>
劉克莊名句,蒙仲唱第歸約朝服相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托尼的鋼絲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