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陳處士,還帶華陽巾
出自宋代徐瑞《馬可卿棄家學(xué)道衲衣椎髻飄然有物外之思賦二》:
去去休驚俗,循循且任真。
端能一宿覺,不負(fù)百年身。
有種谷斯熟,深根樹自春。
向來陳處士,還帶華陽巾。
注釋參考
向來
向來 (xiànglái) 一貫如此 always;all along 先前 earlier;before 向來之煙霞?!啤?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向來不過籠絡(luò)耳?!濉?梁啟超《譚嗣同傳》處士
(1).本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過官的士人?!睹献印る墓隆罚骸笆ネ醪蛔鳎T侯放恣,處士橫議, 楊朱 、 墨翟 之言盈天下?!薄逗鬂h書·方術(shù)傳論》:“ 李固 、 朱穆 等以為處士純盜虛名,無益於用,故其所以然也。” 唐 元稹 《中書省議舉縣令狀》:“又云見任官及處士、散試官,并請停集?!?汪洋 《壽靜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韻》:“ 謝公 霖雨蒼生望,失笑 東山 處士多。”
(2).星名。即少微星?!稌x書·天文志上》:“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處士?!眳⒁姟?少2微 ”。
還帶
唐 裴度 一日游 香山寺 。有一婦人借得三條玉帶、一條犀帶,準(zhǔn)備賄賂權(quán)貴,營救獲罪的父親,結(jié)果遺失寺中。 裴度 得而還之。事見 唐 丁用晦 《芝田錄》。 元 關(guān)漢卿 據(jù)此撰有《裴度還帶》雜劇。后以“還帶”表示歸還珍貴的失物。 明 朱國禎 《涌幢小品·己丑館選》:“行善乃本等,非以責(zé)報(bào),救蟻還帶,此兩人直是陡見,突發(fā)此心?!?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真生》:“ 真 曰:‘君前所見,乃仙人點(diǎn)金石也……醉后失去,隱卜當(dāng)在君所,如有還帶之恩,不敢忘報(bào)?!?/p>
華陽巾
道士所戴的一種帽子?!缎挛宕贰ぬ瞥紓鳌けR程》:“ 程 戴華陽巾,衣鶴氅,據(jù)幾決事?!?宋 王禹偁 《黃州新建小竹樓記》:“公退之暇,披鶴氅,戴華陽巾,手執(zhí)《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外更華陽巾,鶴氅,執(zhí)拂子上,拜壇畢,登壇介?!?/p>
徐瑞名句,馬可卿棄家學(xué)道衲衣椎髻飄然有物外之思賦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行云望逾遠(yuǎn),更青山無數(shù)
- 萌嫌巴蜀遠(yuǎn),揚(yáng)馬各文鳴作者:任希夷作品:與毛茶干趙司法游東湖四首
- 誰將此景入畫圖,數(shù)幅生綃盤礴了作者:潘大臨作品:吳熙老所藏風(fēng)雨圖
- 采薇秦山鎮(zhèn),養(yǎng)親湘水源。作者:邵謁作品:送從弟長安下第南歸覲親
- 倦客似浮梗,輕鞍如去鴻作者:孔武仲作品:讀經(jīng)父所作高承制銘因寄之
- 發(fā)揚(yáng)在守土,抗章無愧辭
- 絳宮樓闕百千仞,霞衣誰與云煙浮。作者:蘇軾作品:李白謫仙詩此詩或謂李白作
- 窊石堪為樽,狀類不可名。
- 自去蘆洲寄消息,故人猶在武昌軍
- 偶傾天上流霞美,便忘壺中白日長作者:孔武仲作品:文德朝參退舉觴觥于幕下歸館中頹然醉臥官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