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韓元吉《喜呂令防歸》:
閒居玩編簡(jiǎn),蕭然罕朋儔。
古士信可佳,欲語(yǔ)不見酬。
豈如平生交,臭味能相投。
別久得會(huì)面,笑談解人憂。
況君復(fù)比鄰,共此一壑幽。
招邀接步武,文字資討求。
昨朝喜君來(lái),快若沈疴瘳。
開口四五笑,亹亹談未休。
雞鳴任風(fēng)雨疇能記窮愁。
因知名教地,至樂真天游。
新涼動(dòng)梧竹,柴門掩清秋。
三徑無(wú)雜華,茙葵散金甌。
年豐魚蟹熟,樽酒亦易謀。
相過勿厭數(shù),此外俱悠悠。
注釋參考
招邀
亦作“ 招要 ”。邀請(qǐng)。 南朝 宋 謝惠連 《泛湖歸出樓中翫月》詩(shī):“輟策共駢筵,并坐相招要?!?唐 李白 《寄上吳王》詩(shī)之三:“灑掃 黃金臺(tái) ,招邀青云客。” 宋 蘇軾 《越州張中舍壽樂堂》詩(shī):“高人自與山有素,不待招邀滿庭戶?!?清 陳廷敬 《施愚山見寄長(zhǎng)歌和答》:“憶昔相逢客京輦,城南華徑紛招要。” 葉敬常 《割云亭雅集》詩(shī):“瓊樓玉宇最高處,文酒招邀樂不支?!?/p>
步武
(1).很短的距離?!秶?guó)語(yǔ)·周語(yǔ)下》:“夫目之察度也,不過步武尺寸之間?!?韋昭 注:“六尺為步, 賈君 以半步為武?!薄逗鬂h書·臧洪傳》:“相去步武,而趨舍異規(guī)?!?/p>
(2).腳步。 宋 陸游 《道室雜詠》之一:“豈但煙霄隨步武,故應(yīng)冰雪換形容?!?郁達(dá)夫 《釣臺(tái)的春晝》:“我于感謝了一番他的盛意之后,重整步武,再摸上山去?!?徐遲 《鳳翔》:“前方捷報(bào)頻傳,解放軍的步武已迫近西南西北邊疆。”
(3).跟著前人的腳步走。比喻模仿、效法。 唐 柳宗元 《為韋京兆作祭杜河中文》:“分命邦畿,步武獲陪。”
文字
文字 (wénzì) 記錄語(yǔ)言的符號(hào),如漢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guó)后,在“瑯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characters;script 倉(cāng)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墩f(shuō)文解字?jǐn)ⅰ? 文章;作文 writing 文字通順 語(yǔ)言的書面形式,如漢文、俄文 written language 文書;公文 documents 行文字 密信 secret letter 得此文字討求
(1).探討。 南朝 宋 顏延之 《又釋何衡陽(yáng)書》:“歌誦圣世,足為繁聲,討求道義,未是要説耳?!薄睹魇贰埦诱齻鳌罚骸叭沼懬髧?guó)家典故, 徐階 輩皆器重之?!?/p>
(2).尋求,尋覓。 郭沫若 《文藝論集·批評(píng)與夢(mèng)》:“但是杜鵑也還嚶嚶啼血去討求他的愛人,我們也不妨在此來(lái)學(xué)學(xué)鳥叫吧?!?/p>
韓元吉名句,喜呂令防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