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晁端禮《定風波》
花倚東風柳弄春。分明淺笑與輕嚬。更憶當時聲細細,偎人。秦箏輕襯砑羅裙。別後此歡誰更共。春夢。只憑胡蝶伴飛魂。獨倚高樓還日暮。情緒。浮煙漠漠雨昏昏。
注釋參考
秦箏
古 秦 地(今 陜西 一帶)的一種弦樂器。似瑟,傳為 秦 蒙恬 所造,故名。 三國 魏 曹丕 《善哉行》:“ 齊 侶發(fā)東舞, 秦 箏奏西音。” 晉 潘岳 《笙賦》:“ 晉野 悚而投琴,況 齊 瑟與 秦 箏。” 唐 岑參 《秦箏歌送外甥蕭正歸京》詩:“汝不聞 秦 箏聲最苦,五色纏弦十三柱?!?宋 晏幾道 《蝶戀花》詞:“細看 秦 箏,正似人情短。” 清 陳維崧 《鷓鴣天·苦雨和蘧庵先生》詞:“雪登麥積 秦 箏苦,雨歇叢臺 趙 女嬌。”
砑羅裙
用砑羅制的裙。 唐 崔懷寶 《憶江南》詞:“平生愿,愿作樂中箏。得近玉人纖手子,砑羅裙上放嬌聲。” 宋 辛棄疾 《江城子》詞:“留仙初試砑羅裙。小腰身,可憐人?!?元 趙善慶 《寨兒令·美妓》曲:“記沉香火里調笙,憶砑羅裙上彈箏?!?明 王驥德 《男王后》第二折:“淺斟低唱,斷送他砑羅裙上。”亦省作“ 砑裙 ”。 唐 王建 《宮詞》之八一:“青樓小婦砑裙長,總被抄名入教坊?!?唐 羅虬 《比紅兒詩》之九五:“君看 紅兒 學醉妝,夸裁宮襭砑裙長?!?/p>
晁端禮名句,定風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