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詩悟入已多年,信手拈來總自然
出自宋代趙蕃《進之復(fù)有湘潭之役二詩見惜別意》:
君詩悟入已多年,信手拈來總自然。
靜似幽人居在谷,勇如壯士起臨邊。
波瀾收卷雖余地,光艷發(fā)舒終屬天。
笑我饑吟空白首,亂蛩衰草晚風蟬。
注釋參考
悟入
(1).佛教語。謂覺知并證入實相之理。語本《法華經(jīng)·方便品》:“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xiàn)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xiàn)於世?!?唐 宗密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下之一:“就人有教授方便之頓漸,根性悟入之頓漸。” 元 德異 《<壇經(jīng)>序》:“有 可大師 者,首於言下悟入,未上三拜得髓?!?/p>
(2).泛指領(lǐng)會。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舟中讀 張載人 《儒門事親》一書,覺耳目一新,頗有悟入處?!?/p>
多年
謂歲月長久。 唐 白居易 《長恨歌》:“ 漢 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舊唐書·李密傳》:“愛之如父母,敬之若神明,用能享國多年,祚延長世?!薄度辶滞馐贰返诹兀骸岸嗄昝蓿穹侄薷呖?;英俊少年,一舉便登上第?!?茅盾 《子夜》十八:“好比多年不見的老朋友,昨天是第一次重逢,說不完那許多離情別緒,而今天便覺得無話可談了。”
信手拈來
[toss;pick up at random;have words,materials etc.at one's fingertips and write with facility] 隨手取來。形容寫文章等時詞匯或材料豐富,能熟練運用
信手拈來盡可驚。——宋· 陸游《秋風亭拜寇萊公遺像》
詳細解釋不加思索地隨手拿來。常用于形容寫作詩文時運用材料、駕馭語言的隨意或從容。 宋 陸游 《秋風亭拜寇萊公遺像》詩:“ 巴東 詩句 澶州 策,信手拈來盡可驚?!?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亦偶有用著成語之處,點出舊事之時,妙在信手拈來,無心巧合,竟似古人尋我,并非我覓古人。” 沙汀 《意外》:“最后,總又照例偷偷四顧,放膽拾起一冊,裝做好象信手拈來的神氣,慢慢翻閱起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