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廌《賀小蘇先生》:
柱史承恩正紫微,玉皇優(yōu)詔碧云詞。
欲知伯仲文章職,對掌絲綸內(nèi)外司。
雨露偏濃常棣萼,煙霞常駐鳳凰池。
共扶吾道邪歸正,同振斯文盛不衰。
白首并逢千載運(yùn),登庸皆是十年遲。
靖共介福由神聽,告爾多方代帝咨。
膴仕初逢賢者貴,德名當(dāng)問國人宜。
夷齊抗世清何早,元?jiǎng)P登庸事可期。
貧賤久思楊得意,龍光今喜鄭當(dāng)時(shí)。
應(yīng)憐下客塵埃甚,慚愧雷門獻(xiàn)此詩。
注釋參考
夷齊
伯夷 和 叔齊 的并稱。《孔叢子·陳士義》:“ 夷 齊 無欲,雖 文 武 不能制?!?唐 李白 《梁園吟》:“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xué) 夷 齊 事高潔?!?廖仲愷 《有感》詩:“扣馬 夷 齊 思止暴,亡羊 臧 谷 共傷時(shí)。”參見“ 夷叔 ”。
抗世
(1).猶救世。 明 唐寅 《與文徵明書》:“甚厚 魯連 先生與 朱家 二人,為其言足以抗世,而惠足以庇人?!?/p>
(2).高世,超乎世俗。 明 吳承恩 《賀金秋泉翁媼障詞》:“鳳鶴仙襟,鵷鸞華胄,鴻才抗世,燕喜宜家。”
元?jiǎng)P
亦作“ 元愷 ”。1.“八元八凱”的省稱。傳說 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稱為八元; 高陽氏 有才子八人,稱為八愷。此十六人之后裔,世濟(jì)其美,不隕其名。 舜 舉之于 堯 ,皆以政教稱美。見《左傳·文公十八年》?!度龂尽な裰尽むS正傳》:“濟(jì)濟(jì)偉彥,元?jiǎng)P之倫也。” 南朝 宋 劉孝標(biāo) 《辯命論》:“ 重華 立而元?jiǎng)P升, 辛受 生而 飛廉 進(jìn)?!?宋 王安石 《推命對》:“ 堯 舜 之世,元?jiǎng)P用而四兇殛,是天人之道合也?!?清 侯方域 《朋黨論下》:“昔者圣明之世,元愷必與九官十二牧相知者也?!?/p>
(2).泛指賢臣、才士。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是以同否則元?jiǎng)P與斗筲無殊,并任則騄騏與駑駘不異?!薄段簳じ咧t之傳》:“陛下一日萬機(jī),事難周覽,元?jiǎng)P結(jié)舌,莫肯明言?!?/p>
登庸
(1).選拔任用?!稌虻洹罚骸暗墼唬寒犠扇魰r(shí)登庸?!?孔 傳:“疇,誰。庸,用也。誰能咸熙庶績,順是事者,將登用之?!?晉 應(yīng)貞 《晉武帝華林園集詩》:“登庸以德,明試以功。” 唐 唐彥謙 《留別》詩之三:“登庸趨俊乂,廁用野無遺?!?明 方孝孺 《袁安臥雪圖贊》:“登庸三朝,作社稷臣?!?/p>
(2).指登帝位。 漢 揚(yáng)雄 《劇秦美新》:“臣伏惟陛下以至圣之德,龍興登庸,欽明尚古,作民父母,為天下主?!薄端螘じ盗羵鳌罚骸?高祖 登庸之始,文筆皆是記室參軍 滕演 ?!薄侗笔贰じ呗≈畟鳌罚骸坝值畚吹怯谷眨?隆之 意常侮帝。”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設(shè)朝》:“臣伏愿登庸御宇,早繼高皇?!?/p>
(3).指科舉考試應(yīng)考中選。 明 徐霖 《繡襦記·父子萍逢》:“領(lǐng)父命 長安 科試,幸登庸占榜魁?!?/p>
李廌名句,賀小蘇先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