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高輔堯《登山頂》:
由徑尋山路,登臨步步疑。
縱高終帶險,任達亦須危。
況是多防地,那堪獨力時。
荊榛方櫛比,直道擬奚為。
注釋參考
防地
防守的區(qū)域或地段。 茅盾 《列那和吉地》五:“這一帶的狗們都劃有勢力范圍,回家時 吉地 要通過人家的防地,也頗不容易。” 王西彥 《眷戀土地的人·結局》:“剛好,‘中央軍’的突圍部隊,慌亂地通過敵人的防地,回身堵?lián)簟!?/p>
那堪
1.怎堪;怎能禁受。 2.猶言兼之;何況。獨力
[on one's own;by one's own efforts] 由自己單獨去辦
詳細解釋一人的力量;單方面的力量。 元 白樸 《梧桐雨》第三折:“他那里一身受死,我痛煞獨力難加?!?明 唐順之 《咨鳳陽巡撫都御史李》:“ 江 北之援 江 南亦自援也。若不會兵殲之於海中,何以獨力御之於岸上?” 清 秋瑾 《敬告姊妹們》:“天下凡百事,獨力難成,眾擎易舉?!?mao{1~1}澤{1*1}東 《評國{1|1}民{1*1}dang十一中全會和三屆二次國民參政會》:“國{1|1}民{1*1}dang人的主意是叫 蘇聯(lián) 獨力去拚 希特勒 ,并挑起 日 寇去攻 蘇聯(lián) ,把個社會主義國家拚死或拚壞。”
高輔堯名句,登山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