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鼎方身饗,兩楹俄夢回
出自宋代李曾伯《挽大資節(jié)使史國公三首》:
早袖經(jīng)綸手,傳之柱石材。
無心到孤棘,有德付三槐。
五鼎方身饗,兩楹俄夢回。
百年流澤遠(yuǎn),袞袞幾公臺。
注釋參考
五鼎
(1).古代行祭禮時,大夫用五個鼎,分別盛羊、豕、膚(切肉)、魚、臘五種供品。見《儀禮·少牢饋食禮》?!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扒耙匀Γ笠晕宥εc?” 明 陸采 《懷香記·欽賜異香》:“莫把年華空斷送,整五鼎三牲脩供。” 明 沉受先 《三元記·辭親》:“前呼后擁,顯親揚(yáng)名,也勝是死后三牲五鼎之祭。”
(2).見“ 五鼎食 ”。
兩楹
(1).房屋正廳當(dāng)中的兩根柱子。兩楹之間是房屋正中所在,為舉行重大儀式和重要活動的地方。《禮記·投壺》:“已拜受矢,進(jìn)即兩楹間。退反位,揖賔就筵?!?漢 劉向 《九嘆·愍命》:“戚 宋萬 於兩楹兮,廢 周 邵 於遐夷。” 唐 顧況 《酬本部韋左司》詩:“ 況 與二三子,列坐分兩楹。”
(2).《禮記·檀弓上》:“ 殷 人殯於兩楹之間?!焙笠嘁浴皟砷骸苯柚竿7殴阻选⑴e行祭奠之所。《公羊傳·定公元年》:“正棺於兩楹之間,然后即位?!?晉 陸機(jī) 《挽歌》之一:“舍爵兩楹位,啟殯進(jìn)靈轜?!?宋 黃庭堅 《司馬文正公挽詞》之一:“日者傾三接,天乎奠兩楹?!?/p>
(3).《禮記·檀弓上》:“予疇昔之夜,夢坐奠於兩楹之間……予殆將死也。”因以“兩楹”。表示人之將終?!侗笔贰ぱq傳》:“ 裕 曰:‘近夢,恐有兩楹之憂?!?/p>
(4).指預(yù)兆人即將亡故的夢。 宋 范仲淹 《祭呂相公文》:“兩楹告兆,萬乘興哀?!?/p>
夢回
見“ 夢迴 ”。
亦作“ 夢回 ”。從夢中醒來。舊題 唐 柳宗元 《龍城錄·任中宣夢水神持鏡》:“夢一道士赤衣乘龍,詣 中宣 ,言:此鏡乃水府至寳,出世有期,今當(dāng)歸我矣。 中宣 因問姓氏,但笑而不答,持鏡而去。夢迴,亟視篋中,已失所在?!?南唐 李璟 《攤破浣溪沙》詞之二:“細(xì)雨夢回 雞塞 遠(yuǎn),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依闌干?!?宋 辛棄疾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詞:“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明 湯顯祖 《牡丹亭·寫真》:“徑曲夢迴人杳,閨深珮冷魂銷?!?巴金 《靜夜的悲劇》:“有時我午夜夢回,竟然覺得我在滴血或者我的生命跟著水在滴?!?/p>
李曾伯名句,挽大資節(jié)使史國公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