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自周衰說異同,眼明伊洛振遺風(fēng)
出自宋代劉宰《再韻謝張持甫過訪二首》:
道自周衰說異同,眼明伊洛振遺風(fēng)。
過人高行非難事,入圣微言本大公。
道在鬼神常共在,術(shù)窮天地本無窮。
三才并處君知否,不爾何裨造化工。
注釋參考
異同
異同 (yì-tóng) 相同和不同之處 where two things coincide and where they do not;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分別異同 異議 objection;dissent 不一樣,不一致 different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T葛亮《出師表》眼明
(1).眼力好;看得清楚。 唐 白居易 《初除尚書郎脫刺史緋》詩:“頭白喜拋黃草峽,眼明驚坼紫泥書?!?宋 陸游 《新辟小園》詩之二:“眼明身健殘年足,飯軟茶甘萬事忘?!?/p>
(2).猶眼紅。激怒的樣子。 魯迅 《故事新編·鑄劍》:“仇人相見,本來格外眼明,況且是相逢狹路?!?/p>
(3).方言。羨慕。 韓起祥 《劉巧團(tuán)圓》:“她不滿意咱,咱也不眼明她?!?/p>
伊洛
(1).亦作“ 伊雒 ”。 伊水 與 洛水 。兩水匯流,多連稱。亦指 伊 洛 流域?!秶Z·周語上》:“昔 伊 洛 竭而 夏 亡, 河 竭而 商 亡?!?韋昭 注:“ 伊 出 熊耳 , 洛 出 冢嶺 。 禹 都 陽城 , 伊 洛 所近。” 三國 魏 曹植 《贈(zèng)白馬王彪》詩:“ 伊 洛 廣且深,欲濟(jì)川無梁?!?唐 杜甫 《北征》詩:“ 伊 洛 指掌收, 西京 不足拔。” 宋 歐陽修 《送徐生之澠池》詩:“我昔初官便 伊 洛 ,當(dāng)時(shí)意氣尤驕矜?!?清 葉襄 《禹陵》詩:“泉源留儉德, 伊 洛 想神功?!?/p>
(2).指二 程 理學(xué)。參見“ 伊洛之學(xué) ”。
遺風(fēng)
遺風(fēng) (yífēng) 余風(fēng),余音。指過去時(shí)代遺留下來的文化特點(diǎn)或某個(gè)時(shí)代留傳下來的風(fēng)氣 custom handed down from the past 其有陶唐氏之遺風(fēng)乎?——《史記·吳太伯世家》 揚(yáng)鄭衛(wèi)之浩樂,結(jié)激 楚之遺風(fēng)。——《淮南子·原道訓(xùn)》劉宰名句,再韻謝張持甫過訪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