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休問路,驀直到長安
出自宋代賀鑄《送僧法印智因西上》:
千里長淮北,東風破雪寒。
此行休問路,驀直到長安。
注釋參考
行休
謂生命將到盡頭?!段倪x·陶潛<歸去來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張銑 注:“休,謂死也?!?唐 儲光羲 《漁父詞》:“非為徇形役,所樂在行休。” 金 王若虛 《題淵明歸去來圖》詩:“得時草木竟欣榮,頗為行休惜此生?!?/p>
驀直
一徑;筆直?!毒暗聜鳠翡洝ぶT方雜舉徵拈代別語》:“僧問:‘ 徑山 路何處去?’婆曰:‘驀直去。’”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大學·傳第九章》:“如弩機一發(fā),近者亦至之有準,遠者亦至之有準,一條驀直去,終無迂曲走移。”
長安
[Chang'an]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漢、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陜西西安一帶
詳細解釋(1).古都城名。 漢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東漢 獻帝 初、 西晉 愍帝 、 前趙 、 前秦 、 后秦 、 西魏 、 北周 、 隋 、 唐 皆于此定都。 西漢 末綠林、赤眉, 唐 末 黃巢 領導的農(nóng)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號 大興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南、西一帶。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
(2).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 唐 李白 《金陵》詩之一:“ 晉 家南渡日,此地舊 長安 。”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淳熙八年》:“雪卻甚好,但恐 長安 有貧者?!?清 龔自珍 《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 馮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挾策 長安 游?!?/p>
賀鑄名句,送僧法印智因西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