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我三友,四海吳李孫
出自宋代許翰《三友篇贈(zèng)珪老》:
平生我三友,四海吳李孫。
抱能不時(shí)施,戎馬生中原。
孫既北隨難,落日黃塵昏。
吳亦南投荒,蠻瘴愁朝暾。
李今又去我,浮槎雜鼉黿。
飛濤渺何極,海天相吐吞。
蘧蘧遺此老,死生信乾坤。
顛沛吳江渚,投依楚山樊。
修水抱蒼巔,劍氣埋云根。
悠然竹林下,乃有幽有存。
神交跡兩忘,高風(fēng)嫋孤幡。
慰我念友心,方外得所敦。
空寂湛禪悅,中有詩(shī)清溫。
我亦忘世者,早窺治亂源。
忠臣泣廟社,志士傷丘園。
欲持一寸膠,往澄九河渾。
晚知未得力,繙經(jīng)委空言。
迨此從君游,始脫百憂繁。
五君與六逸,歲久名方尊。
他日竹庵東,更開支許軒。
注釋參考
平生
平生 (píngshēng) 終身;一生 all one’s life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啤?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個(gè)人的平生大事 向來(lái);素來(lái) always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yǔ)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三友
(1).《論語(yǔ)·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敝^益友和損友各有三。后多以指益友。 唐 張說(shuō) 《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zèng)答》詩(shī)序:“戲謔而逢規(guī)誡,指諷而見師表,益過(guò)三友,豈易得哉?” 宋 秦觀 《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詩(shī):“投閒數(shù)訪之,可得三友益?!?明 楊慎 《送謝子佩》詩(shī):“益者來(lái)三友,同心得二人。”
(2).謂以三種事物為友。指琴、酒、詩(shī)。 唐 白居易 《北窗三友》詩(shī):“欣然得三友,三友者為誰(shuí)?琴罷輒舉酒,酒罷輒吟詩(shī)。”
(3).謂以三種事物為友。指月、梅、杖。 宋 陸游 《梅花》詩(shī):“江上梅花吐,山頭霜月明,摩挲古藤杖,三友可同盟?!?/p>
(4).謂以三種事物為友。指松、竹、梅。俗稱歲寒三友。 宋 辛棄疾 《念奴嬌·贈(zèng)妓善作墨梅》詞:“松篁佳韻,倩君添作三友?!?清 朱耷 《題三友圖》詩(shī)序:“三友,歲寒梅、竹、松也?!?/p>
(5).謂以三種事物為友。指梅、竹、石。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梅竹石三友》:“今人但知松、竹、梅為三友,莫知梅、竹、石之為三友也?!?/p>
(6).指本身與其他二物共為三友。 宋 陸游 《長(zhǎng)歌行》:“灶突無(wú)煙今又慣,龜蟬與我成三友?!?宋 陸游 《題庵壁》詩(shī):“身并猿鶴為三友,家託煙波作四鄰。” 宋 陸游 《感昔》詩(shī):“身琴腰劍成三友,出 蜀 歸 吳 歷百城?!?/p>
四海
四海 (sìhǎi) 指全國(guó)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度龂?guó)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 豪放、豁達(dá) unconstrained 老牛說(shuō):“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許翰名句,三友篇贈(zèng)珪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門巷歡呼十里村,臘前風(fēng)物已知春作者:范成大作品:十一月十日海云賞山茶
- 同云乃肯度嚴(yán)關(guān),一夜玉峰高巀嵲作者:范成大作品:乾道癸巳臘后二日,桂林大雪尺余,郡人云前
- 畫灰有句羞才短,就枕無(wú)眠畏夜長(zhǎng)
- 既為人所愚,安用爾許忙我昔曾經(jīng)過(guò),重來(lái)已三霜
- 盤渦溔瀁吞邊旁,悍流洶涌行中央
- 入海尋蓬萊,鯨鯢掀我舟
- 秋風(fēng)一熟平湖芡,滿市明珠如土賤
- 歌舞教成頭已白,功名未立老相催
- 悵哉心神晚作者:江淹作品:就謝主簿宿詩(shī)
- 石榴絞帶輕花轉(zhuǎn),桃枝綠扇微風(fēng)發(fā)。作者:上官儀作品:和太尉戲贈(zèng)高陽(yáng)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