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譚銖《題九華山》:
憶聞九華山,尚在童稚年。
浮沉任名路,窺仰會無緣。
罷職池陽時,復遭迎送牽。
因茲契誠愿,矚望枕席前。
況值春正濃,氣色無不全。
或如碧玉靜,或似青靄鮮。
或接白云堆,或映紅霞天。
呈姿既不一,變態(tài)何啻千。
巍峨本無動,崇峻性豈偏。
外景自隱隱,潛虛固幽玄。
我來暗凝情,務道志更堅。
色與山異性,性并山亦然。
境變山不動,性存形自遷。
自遷不阻俗,自定不失賢。
浮華與朱紫,安可迷心田。
注釋參考
外景
外景 (wàijǐng) 電影拍攝上指攝影棚外的景物 exterior view;scene shot on location 該影片的外景將在亞利桑那州拍攝 戲劇上指舞臺上室外的布景 outdoor scene自隱
(1).自行隱藏?!肚f子·繕性》:“雖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隱矣,隱故不自隱?!薄逗鬂h書·獨行傳·范冉》:“墳封高下,令足自隱?!?/p>
(2).衡量自己。《管子·禁藏》:“是故君子上觀絶理者,以自恐也;下觀不及者,以自隱也?!?尹知章 注:“隱,度也?!?/p>
(3).自己思量。 唐 張鷟 《游仙窟》:“五嫂自隱心偏,兒復何曾眼引!”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七:“恨他,恨他,索甚言破?是他須自隱?!?/p>
(4).自己瞞騙自己。 元 戴善夫 《風光好》第三折:“妾身謀成不謀敗,學士宜假不宜真,不信不自隱?!?/p>
幽玄
(1).幽深玄妙?!吨軙の涞奂o上》:“至道弘深,混成無際,體色空有,理極幽玄。” 魯迅 《準風月談·夜頌》:“夜是造化所織的幽玄的天衣,普覆一切人,使他們溫暖、安心?!?/p>
(2).謂玄虛的釋道哲理。 晉 葛洪 《抱樸子·論仙》:“況乎神仙之遠理,道德之幽玄,仗其短淺之耳目,以斷微妙之有無,豈不悲哉?”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自言少小慕幽玄,只言容易得神仙?!薄对企牌呋`》卷八八:“實為聾瞽之徒,豈覺幽玄之理,步步就死,兀兀不知人間。”
(3).幽昧,昏暗。 唐 黃滔 《課虛責有賦》:“夫如是則洞啟幽玄,曾無險隘?!?/p>
(4).猶幽冥。陰間?!逗鬂h書·皇后紀下·靈思何皇后》:“逆臣迫兮命不延,逝將去汝兮適幽玄?!?/p>
譚銖名句,題九華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