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憶西窗同翦燭,卻話家山夜雨
出自清代納蘭性德《金縷曲 姜西溟言別,賦此贈之》:
誰復(fù)留君?。繃@人生、幾翻離合,便成遲暮。
最憶西窗同翦燭,卻話家山夜雨。
不道只、暫時相聚。
袞袞長江蕭蕭木,送遙天、白雁哀鳴去。
黃葉下,秋如許。
曰歸因甚添愁緒。
料強(qiáng)似、冷煙寒月,棲遲梵宇。
一事傷心君落魄,兩鬢飄蕭未遇。
有解憶、長安兒女。
裘敝入門空太息,信古來、才命真相負(fù)。
身世恨,共誰語。
注釋參考
翦燭
語出 唐 李商隱 《夜雨寄北》詩:“何當(dāng)共翦西牕燭,卻話 巴山 夜雨時?!敝^剔燭芯。后以“翦燭”為促膝夜談之典。 元 楊載 《題火涉不花同知畫像》詩:“鷫鸘裘暖鳴鞭疾,翡翠簾深翦燭頻?!?/p>
家山
謂故鄉(xiāng)。 唐 錢起 《送李棲桐道舉擢第還鄉(xiāng)省侍》詩:“蓮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宋 梅堯臣 《讀<漢書·梅子真?zhèn)鳎尽吩姡骸芭f市 越溪 陰,家山 鏡湖 畔。” 明 高明 《琵琶記·琴訴荷池》:“十二欄桿,無事閒憑遍。悶來把湘簟展,夢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風(fēng)驚斷?!?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五二:“踏徧中華窺兩戒,無雙畢竟是家山?!?/p>
納蘭性德名句,金縷曲 姜西溟言別,賦此贈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明皎皎月上孤峰,香拂拂桂飄庭際
- 文形上下分兩刀,刀字成三意如何
- 盡日徘徊濃影下,只應(yīng)重作釣魚期。作者:溫庭筠作品:自有扈至京師已后朱櫻之期
- 掌中元自有三珠,更檢校、諸孫夜讀。
- 歲赤膏腴地,河膠金谷船作者:強(qiáng)至作品:上運(yùn)使工部
- 童子隔溪呼伴侶,并驅(qū)水牯過溪來
- 帖草角鷹掀兔窟,憑風(fēng)羽箭作鴟鳴。作者:陸游作品:獵罷夜飲示獨(dú)孤生
- 三復(fù)難窮處,重來得細(xì)論作者:張繼先作品:元規(guī)道人覽予心說作頌見寄次韻奉答
- 趙公平生舊,情好均弟兄作者:蘇轍作品:趙少師自南都訪歐陽少師于潁州留西湖久之作
- 不到汝陰遺恨遠(yuǎn),坐令湖水減清光作者:蘇轍作品:黃幾道郎中同年挽詞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