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翁森《吳烈女》:
士習與世換,一墮不自持。
寧如二女子,至性不自移。
人之能為人,所懼大節(jié)虧。
吾父死汝手,吾身豈汝隨。
匪云隨我節(jié),義合同其歸。
空山雨流血,白日寒無輝。
女子有是哉,道旁為嗟咨。
北風颯萬類,始見青松姿。
有女焯其行,發(fā)潛可無詩。
死其身不顧,身后遑所知。
傷心復傷心,風味日以漓。
寄語讀書者,曷不愧于斯。
注釋參考
寄語
寄語 (jìyǔ) 傳話給某人 send word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懹巍稘O家傲·寄仲高》 寄語故人讀書
讀書 (dúshū) 看著書本出聲讀或默讀 read 正式學習一個科目或課程 study 她讀書很用功不愧
不愧 (bùkuì) 無愧于;名副其實 be worthy of the name;prove oneself to be 不愧為藝術(shù)大師于斯
同“ 於此 ”。《楚辭·漁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詒厥孫謀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嘗從事於斯矣?!?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時值龍顏,則當年控三杰。 漢 之得材,於斯為貴?!?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國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誰任其咎。”
翁森名句,吳烈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