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羅隱《下第作》
年年模樣一般般,何似東歸把釣竿。巖谷謾勞思雨露,
彩云終是逐鹓鸞。塵迷魏闕身應(yīng)老,水到吳門(mén)葉欲殘。
至竟窮途也須達(dá),不能長(zhǎng)與世人看。
注釋參考
塵迷
對(duì)塵世的迷戀。 明 楊慎 《黃鶯兒·道情》曲:“早早破塵迷,住 蓬萊 ,西復(fù)西,五禽三鳥(niǎo)同游戲?!?/p>
魏闕
魏闕 (wèiquè) 宮門(mén)上巍然高出的觀(guān)樓。其下常懸掛法令,后用作朝廷的代稱(chēng) gate of the imperial palace吳門(mén)
(1). 漢 冀縣 城門(mén)名。在今 甘肅 甘谷縣 。《后漢書(shū)·五行志一》:“ 王莽 末, 天水 童謡曰:‘出 吳門(mén) ,望 緹羣 ……’ 吳門(mén) , 冀 郭門(mén)名也。 緹羣 ,山名也?!?/p>
(2).指 春秋 吳 都 閶門(mén) (一作 昌門(mén) )。 唐 李白 《殷十一贈(zèng)栗岡硯》詩(shī):“灑染 中山 毫,光映 吳門(mén) 練?!眳⒁?jiàn)“ 吳練 ”。
(3).指 蘇州 或 蘇州 一帶。為 春秋 吳國(guó) 故地,故稱(chēng)。 宋 張先 《漁家傲·和程公闢贈(zèng)別》詞:“天外 吳門(mén) 清霅路,君家正在 吳門(mén) 住。”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初, 文相國(guó) 震孟 為 吳門(mén) 孝廉,年五十餘,老矣?!?沉礪 《吳中雜詠》之一:“ 要離 塚外五人塚,猶占 吳門(mén) 俠氣多。”
(4).見(jiàn)“ 吳門(mén)派 ”。
羅隱名句,下第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