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軾《豆粥》:
君不見滹沱流澌車折軸,公孫倉皇奉豆粥。
濕薪破灶自燎衣,饑寒頓解劉文叔。
又不見金谷敲冰草木春,帳下烹煎皆美人。
萍齏豆粥不傳法,咄嗟而辦石季倫。
干戈未解身如寄,聲色相纏心已醉。
身心顛倒自不知,更識(shí)人間有真味。
豈如江頭千頃雪色蘆,茅檐出沒晨煙孤。
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軟如酥。
我老此身無著處,賣書來問東家住。
臥聽雞鳴粥熟時(shí),蓬頭曳履君家去。
注釋參考
江頭
江邊,江岸。 隋煬帝 《鳳艒歌》:“三月三日向江頭,正見鯉魚波上游?!?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詩:“江頭斑竹尋應(yīng)遍,洞里丹砂自採還?!?元 沉禧 《一枝花·詠雪景》套曲:“這其間江頭有客尋歸艇,我這里醉里題詩漫送程?!?蘇曼殊 《碎簪記》:“又明日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頭觀潮。”
千頃
百畝為頃。千頃,極言其廣闊。《淮南子·說林訓(xùn)》:“尋常之谿,灌千頃之澤?!?唐 韓愈 《酬盧給事曲江荷花行》:“ 曲江 千頃秋波浄,平鋪紅云蓋明鏡?!?明 陳所聞 《中秋同齊王孫瑞堂春堂虎丘坐月》曲:“望白云千頃,野鶴翱翔?!?丘復(fù) 《寄曹耐公汕頭》詩:“罄此一樽酒,如對(duì)千頃汪?!?/p>
雪色
(1).雪的顏色。 南朝 陳 徐陵 《春情》詩:“風(fēng)光今旦動(dòng),雪色故年殘?!?宋 梅堯臣 《依韻和資政侍郎雪后登看山亭》:“更臨危樹看羣岫,雪色嵐光向酒浮。” 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jì)程》十二:“極望一片雪色,浩無邊際?!?/p>
(2).指白色。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將軍不至》詩:“憶爾腰下鐵絲箭,射殺林中雪色鹿?!?宋 張端義 《貴耳集》卷下:“有一僧,每日在 黼 宅溝中流出雪色飯顆,漉出洗浄曬乾?!?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jì)程》十四:“滿目雪色長林,欣欣然迎我這萬里羈客?!?/p>
(3).雪將下時(shí)的景象。 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jì)程》十三:“冷清清漫天的雪色,鎮(zhèn)著死神似的沉寂?!?/p>
茅檐
茅檐 (máoyán) 茅,指蓋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 thatched cottage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巍?辛棄疾《清平樂·村居》出沒
出沒 (chūmò) 顯現(xiàn)或隱沒 appear and disappear;haunt;dip 大鯨悠然出沒于浪濤中 船頭在浪中緩緩出沒晨煙
亦作“ 晨煙 ”。1.早晨的云霧。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晨煙暮靄,春煦秋陰。陳書輟卷,置酒絃琴?!?/p>
(2).清晨的炊煙。 唐 韋應(yīng)物 《園林晏起寄昭應(yīng)韓明府盧主簿》詩:“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煙。” 清 郝明龍 《丙午》詩:“宿火留朝爨,晨煙辨早風(fēng)。”
見“ 晨煙 ”。
蘇軾名句,豆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寡色諸芳笑,無聲眾籟疑
- 停車莽蒼認(rèn)孤墳,烈烈英標(biāo)尚想存
- 毛潁含云凍,鵝溪帶雨昏作者:曾豐作品:潘宰見余三生圖詩廣一篇見示再賦謝之
- 三徑可信顏,一榻堪容膝,尋一個(gè)穩(wěn)便處閑坐地作者:王仲元作品:【雙調(diào)】江兒水
- 茅檐住穩(wěn)勝華屋,芋糝味甘如大烹。
- 炎風(fēng)勃勃觸輕衫,何事驅(qū)塵未解驂作者:廖行之作品:和徐志父道中池亭獨(dú)游之什二首
- 晚成應(yīng)大器,先得類凡魚作者:司馬光作品:贈(zèng)外兄吳之才
- 身光熾盛相巍巍,妙手如何彩繪伊
- 正苦文移來陸續(xù),何由笠釣入空蒙
- 調(diào)和椒桂釅,咀嚼沙礫磣作者:蘇軾作品:監(jiān)試呈諸試官
- 7紅姐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