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佚名《菩薩蠻》:
柳橋花塢南城陌。
朱顏綠發(fā)長安客。
雨后小池臺(tái)。
尋常載酒來。
。
馬頭今日路。
卻望城西去。
斜日下汀洲。
斷云和淚流。
注釋參考
朱顏綠發(fā)
指青春年少。 宋 沉遘 《送句諶通判潁川》詩:“朱顏緑髮出塵土,長纓高蓋生清風(fēng)?!?清 唐孫華 《送王誦侯之官成都》詩:“朱顏緑髮況未老,才地何啻十倍予。”
長安
[Chang'an]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漢、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陜西西安一帶
詳細(xì)解釋(1).古都城名。 漢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東漢 獻(xiàn)帝 初、 西晉 愍帝 、 前趙 、 前秦 、 后秦 、 西魏 、 北周 、 隋 、 唐 皆于此定都。 西漢 末綠林、赤眉, 唐 末 黃巢 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shí),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shí),號(hào) 大興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南、西一帶。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
(2).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 唐 李白 《金陵》詩之一:“ 晉 家南渡日,此地舊 長安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淳熙八年》:“雪卻甚好,但恐 長安 有貧者?!?清 龔自珍 《同年馮文江索詩贈(zèng)行》:“ 馮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挾策 長安 游?!?/p>
佚名名句,菩薩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文章無正體,源浚流乃深作者:喻良能作品:懷東嘉先生因誦老坡今誰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作
- 滿城只道歡猶少,不道譙門冷似冰作者:楊萬里作品:郡中上元燈減舊例三之二而又迎送使客七首
- 遷鶯戀嘉木,求友多好音
- 出門忽見丹青樹,腸斷家山柿葉紅作者:張嵲作品:丙寅三月憫雨既雨患未足
- 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huì)更無前。作者:毛澤東作品: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
- 直須千歲州成日,銅狄摩挲世自知
- 江頭送客重感慨,勉之行矣毋躊躇作者:度正作品:送唐宗道制干赴闕探韻得書字
- 萬里咸秦勞我馬,四鄰松桂憶吾廬。作者:許渾作品:東陵赴京道病東歸,寓居開元寺
- 一洗窮邊恨,重招去干魂。作者:陸游作品:道中累日不肉食至西縣市中得羊因小酌
- 漸開盡,算閑花、野草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