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司空?qǐng)D《修史亭三首》
山前鄰叟去紛紛,獨(dú)強(qiáng)衰羸愛杜門。
漸覺一家看冷落,地爐生火自溫存。
甘心七十且酣歌,自算平生幸已多。
不似香山白居士,晚將心地著禪魔。
烏紗巾上是青天,檢束酬知四十年。
誰(shuí)料平生臂鷹手,挑燈自送佛前錢。
注釋參考
香山
(1).山名。(1)在今 河南省 洛陽(yáng)市 龍門山 之東。 唐 白居易 曾在此筑石樓,自號(hào) 香山居士 。(2)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相傳 吳王 種香處。下有采香徑。(3) 北京市 西郊 西山 山嶺之一。主峰 鬼見愁 ,形勢(shì)峻拔。名勝古跡有 碧云寺 、 靜宜園 、 雙清別墅 、 香山寺 、 朝陽(yáng)洞 等。園林清幽,景色宜人。為京郊游覽勝地。
(2). 洛陽(yáng) 龍門山 上 香山寺 的省稱。 唐 白居易 《修香山寺記》:“ 洛 都四郊,山水之勝, 龍門 首焉; 龍門 十寺,觀游之勝, 香山 首焉?!眳⒁姟?香山寺 ”。
居士
居士 (jūshì) 舊時(shí)出家人對(duì)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稱 lay Buddhist 古代稱有德才而隱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hermit心地
心地 (xīndì) 指人的存心、用心 intention 心地善良 佛教語(yǔ)。指心,即思想、意念等。心能生萬(wàn)法,如地能長(zhǎng)萬(wàn)物,儒家用以指心性存養(yǎng) mind 愿問第一義,回向心地初。——杜甫《謁文公上方》 自古圣賢,皆以心地為本。——《朱子全書·學(xué)二》 欲廣福田,須憑心地。——《鏡花緣》 心情,心境 mood 心地輕松 心胸、氣量 breath of mind 總能夠似寶玉這般人材心地?——《紅樓夢(mèng)》禪魔
謂迷禪若魔。 唐 司空?qǐng)D 《修史亭》詩(shī)之二:“不似 香山 白居士 ,晚將心地著禪魔?!?/p>
司空?qǐng)D名句,修史亭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