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楊萬里《行路難五首》:
君不見河湯花,今如泥土昔如霞。
君不見武昌柳,春作金絲秋作帚。
人生馬耳射東風(fēng),柳色桃花卻長(zhǎng)久。
秦時(shí)東陵千戶侯,華蟲被體腰蒼璆。
漢初沛邑刀筆吏,折腰如磬頭槍地。
蕭相厥初謁邵平,中廷百拜百不應(yīng)。
邵平后來謁蕭相,故侯一拜一惆悵。
萬事反覆何所無,二子豈是大丈夫。
窮通流坎皆偶爾,搏扶未必賢槍榆。
華胥別是一天地,醉鄉(xiāng)何曾有生死。
儂欲與君歸去來,千愁萬恨付一杯。
注釋參考
不見
不見 (bùjiàn) 不曾相見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丟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zhuǎn)身就不見了武昌柳
《晉書·陶侃傳》:“﹝ 侃 ﹞嘗課諸營(yíng)種柳,都尉 夏施 盜官柳植之於己門。 侃 后見,駐車問曰:‘此是 武昌 西門前柳,何因盜來此種?’ 施 惶怖謝罪”。后泛稱楊柳為“武昌柳”。 唐 孟浩然 《泝江至武昌》詩(shī):“行看 武昌 柳,髣髴映樓臺(tái)?!?唐 李商隱 《病中聞河?xùn)|公樂營(yíng)置酒》詩(shī):“緣憂 武昌 柳,遂憶 洛陽 花?!?宋 辛棄疾 《水調(diào)歌頭·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席上留別》詞:“折盡 武昌 柳,掛席上 瀟湘 ?!?/p>
春作
春日耕作?!抖Y記·樂記》:“春作夏長(zhǎng),仁也;秋斂冬藏,義也?!?晉 陶潛 《丙辰歲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穫》詩(shī):“不言春作苦,常恐負(fù)所懷。” 宋 梅堯臣 《春日拜壟經(jīng)田家》詩(shī):“田家春作日日近,丹杏破纇場(chǎng)圃頭。”
金絲
(1).金制的線。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下:“公主乘七寳步輦……其上仍絡(luò)以真珠玳瑁,又金絲為流蘇,彫輕玉為浮動(dòng)。” 五代 和凝 《采桑子》詞:“叢頭鞋子紅編細(xì),裙窣金絲?!?/p>
(2).樂器的金屬弦。 南朝 梁元帝 《和彈箏人》:“瓊柱動(dòng)金絲,奏聲發(fā) 趙 曲?!?唐 權(quán)德輿 《奉和圣制重陽日即事六韻》:“金絲響仙樂,劍舃 羅宗公 。”
(3).借指弦樂器。 宋 柳永 《玉樓春》詞之三:“金絲玉管咽春空,蠟炬蘭燈燒曉色?!?清 袁枚 《隨園詩(shī)話》卷五:“先生聞樂,喜金絲乎?喜瓦缶乎?”
(4).借指《樂經(jīng)》。 清 魏源 《題嘉禾馮廣文登府陔園圖》詩(shī):“ 毛公 世禮樂,尚缺《陔》《華》詞,何況 齊 魯 韓 , 孔 壁亡金絲。”
(5).比喻柳樹的垂條。 唐 李紳 《柳》詩(shī)之二:“千條垂柳拂金絲,日暖牽風(fēng)葉學(xué)眉?!?唐 李山甫 《柳》詩(shī)之一:“春來不忍登樓望,萬架金絲著地嬌?!?前蜀 韋莊 《清平樂》詞:“柳吐金絲鶯語早,惆悵香閨暗老?!?/p>
(6).比喻飛濺之泉水。 宋 曾鞏 《金線泉》詩(shī):“玉甃常浮灝氣鮮,金絲不定路南泉?!?金 元好問 《歷下亭懷古分韻得南字》:“金絲弄曉光,玉玦響空嵌?!?/p>
(7).喻指煙草。 清 林則徐 《高陽臺(tái)·和嶰筠前輩韻》詞:“玉粟收餘,金絲種后,蕃航別有蠻煙。”
楊萬里名句,行路難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三面樓臺(tái)百丈峰,西巖高枕樹重重。作者:許渾作品:寄題華嚴(yán)韋秀才院
- 行裝稍辦還家急,年少應(yīng)須慕虎闈
- 諸君有大志,應(yīng)銷別去愁作者:王灼作品:置酒賦樓觀月立夫有詩(shī)序別次韻
- 兩山勢(shì)爭(zhēng)雄,峰巘相顧眄作者:張說作品:岳陽石門墨山二山相連,有禪堂觀天下絕境
- 大千國(guó)土俱家業(yè),諸佛何曾有地頭
- 凈洗宮妝轉(zhuǎn)明潔,恰如湯餅試何郎
- 一夜何曾見他面皮則是看一宿牙梳背
-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作者:老子作品:老子·德經(jīng)·第六十三章
- 非惟衢人安,我民亦小康作者:趙蕃作品: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詩(shī)寄餞三首
- 竹露滴寒聲,離人曉思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