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佚名《梅子黃時雨》:
去宿江樓,愛留人夜語,頻斷燈炷。
奈倦情如醉,黑甜清午。
謾道迎薰何曾是,簟紡成浪衣成雨。
茶甌注。
新期竹院,殘夢連渚。
。
應誤。
重簾凄佇。
記井刀剪翠,秋扇留句。
信那回輕道,而今歸否。
十二曲闌隨意憑,楚天不放斜陽暮。
沈吟處。
池草暗喧蛙鼓。
注釋參考
燈炷
即燈心。《梁書·諸夷傳·扶南》:“復東行 漲海 千餘里,至 自然大洲 。其上有樹生火中,洲左近人剝?nèi)∑淦?,紡績作布……或作燈炷,用之不知盡?!薄斗ㄔ分榱帧肪硭乃模骸疤脙?nèi)長明燈,鼠銜燈炷,燒諸旛蓋,遂及精舍,七重都盡。”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四·燈心草》:“ 吳 人栽蒔之,取瓤為燈炷。”參見“ 燈心 ”。
佚名名句,梅子黃時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