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姜特立《游鼓山喝水巖》:
昔聞鼓山名,未到鼓山寺。
勝游不易得,一失恐難值。
今朝忽勇猛,便作入山計。
雖無濟勝具,尚可策疲致。
松下止呵導,山前屏車騎。
仰窺白云峰,俯躡青螺髻。
半天開佛剎,杰閣照金翠。
路窮兩崖間,巨石擘元氣。
何年瀉白虹,一喝回狂勢。
沖波落山后,余務泄厚地。
山靈畏定力,仙鬼吝幽閟。
至今千仞底,不見波流駛。
尋師水倒回,卓錫泉涌沸。
異事驚倒人,此理本無二。
亭邊數蒼石,刻畫幾大字。
顧憐身后名,慘戚當時意。
茫茫千萬古,存滅可勝記。
灰劫同一盡,要自濟兒戲。
不知生前酒,對石聊一醉。
醉到無何鄉(xiāng),卻就僧床睡。
注釋參考
尋師
(1).用兵。《左傳·僖公五年》:“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將尋師焉,焉用慎?” 杜預 注:“尋,用也?!?/p>
(2).求師?!逗鬂h書·李固傳》:“少好學,常步行尋師,不遠千里?!?南朝 梁 蕭統(tǒng) 《錦帶書十二月啟·夷則七月》:“負笈尋師,罕逢見日?!?/p>
倒回
(1).退卻,倒退。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修札》:“憑著俺舌尖兒把他的人馬駡開,仍倒回八百里外?!?/p>
(2).討還,索回。《醒世姻緣傳》第七六回:“﹝ 素姐 ﹞發(fā)恨要合那使魘鎮(zhèn)的瞎子算帳,説他持法不靈,要倒回那一兩銀子?!?/p>
卓錫
卓,植立;錫,錫杖,僧人外出所用。因謂僧人居留為卓錫。 元 張伯淳 《楞伽古木》詩:“ 道林 卓錫舊種此,髣髴於今八百年。” 明 鄭仲夔 《耳新·梵勝》:“師卓錫 岑山 ,苦心實行。”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西僧》:“西僧自西域來,一赴 五臺 ,一卓錫 泰山 。”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述異·發(fā)蛟》:“山之麓有古寺,曰 清浄庵 ,地僅半弓,編茅為屋,一老僧卓錫其中?!?/p>
涌沸
亦作“涌沸”。1.翻騰。 三國 魏 曹丕 《滄海賦》:“鏗訇隱潾,涌沸凌邁?!?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漾水》:“山上豐水泉,所謂清泉涌沸,潤氣上流者也。”《舊唐書·儒學傳上·羅道琮》:“言訖,路側水中,忽然涌沸?!?/p>
(2).噴涌出沸騰的水?!稌x書·姚興載記下》:“ 華山郡 地涌沸,廣袤百餘步,燒生物皆熟,歷五月乃止?!?/p>
姜特立名句,游鼓山喝水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要超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