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序予上國不才
出自南北朝江淹《雜三言 構(gòu)象臺(tái)》:
小序予上國不才。
黜為中山長史。
待罪三載。
究識(shí)煙霞之狀。
既對(duì)道書。
官又無職。
筆墨之勢。
聊為后文。
曰上妙兮道之精。
道之精兮俗為名。
名可宗兮圣風(fēng)立。
立圣風(fēng)兮茲教生。
寫經(jīng)記兮記圖剎。
畫影象兮在丹青。
起凈法兮出西海。
流梵音兮至索溟。
網(wǎng)紫宙兮洽萬品。
冠璇寓兮濟(jì)羣生。
余汩阻兮至南國。
跡已徂兮心未扃。
立孤臺(tái)兮山岫。
架半室兮江汀。
累青杉于澗構(gòu)。
積紅石于林欞。
云八重兮七色。
山十影兮九形。
金燈兮江籬。
環(huán)軒兮匝池。
相思兮豫章。
戴雪兮抱霜。
栽異木而同秀。
鐘雜草而一香。
苔蘚生兮繞石戶。
蓮花舒兮繡池梁。
伊日月之寂寂。
無人音與馬跡。
躭禪情于云徑。
守息心于端砵。
永結(jié)意于鷲山。
長憔悴而不惜。
注釋參考
小序
(1).指《毛詩》中冠于各篇之首解釋主題的簡短序言?!睹姟酚写笮颉⑿⌒?,合稱《毛詩序》。 唐 陸德明 《經(jīng)典釋文·毛詩音義上》“之德也”下引舊說云:“起此至‘用之邦國焉’,名‘關(guān)雎序’,謂之小序;自‘風(fēng),風(fēng)也’迄末為大序?!眳⒁姟?大序 ”。
(2).作者或他人在單篇詩文或集前的序言。 宋 朱熹 《跋黃山谷詩》:“ 杜子美 詩小序有言虎搪突 夔 人藩蘺者, 夔 人正謂 夔州 人耳?!?明 徐師曾 《文體明辯·小序》:“小序者,序其篇章之所由作,對(duì)大序而名之也。” 明 湯顯祖 《答徐然明書》:“小序媿不文,亦諒其既衰也?!?/p>
上國
(1).指國都以西的地區(qū)?!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跋?, 楚子 使 然丹 簡上國之兵於 宗丘 ?!?杜預(yù) 注:“上國,在國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謂之上國?!?/p>
(2). 春秋 時(shí)稱中原各諸侯國為上國,與 吳 楚 諸國相對(duì)而言?!蹲髠鳌ふ压吣辍罚骸癌z 吳子 ﹞使 延州來 季子 聘于上國,遂聘于 晉 ,以觀諸侯。” 孔穎達(dá) 疏引 服虔 曰:“上國,中國也。蓋以 吳 辟在東南,地勢卑下,中國在其上流,故謂中國為上國也?!薄秶Z·吳語》:“ 越 滅 吳 ,上征上國?!?韋昭 注:“上國,中國也。” 三國 魏 陳琳 《檄吳將校部曲文》:“﹝ 夫差 ﹞抗衡上國,與 晉 爭長?!?清 劉大櫆 《送張福清序》:“昔在自古, 閩 粵 不齒於上國。”
(3).外藩對(duì)帝室或朝廷的稱呼。《后漢書·陳蕃傳》:“夫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下應(yīng)分土,藩屏上國?!?李賢 注:“上象四七,謂二十八宿各主諸侯之分野,故曰下應(yīng)分土,言皆以輔王室也?!?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吾雖德薄,位為蕃侯,猶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唐 白居易 《祭迴鶻可汗文》:“撫有九姓,制臨一方,氣吞諸戎,名播上國?!?清 魏源 《圣武記》卷五:“惟 布達(dá)拉 一區(qū),其土膏衍,其人秀好,其音 華夏 ,故 吐番贊普 都之,以鞭撻四夷,抗衡上國?!?/p>
(4).指京師。 南朝 梁 江淹 《四時(shí)賦》:“憶上國之綺樹,想 金陵 之蕙枝。”《資治通鑒·唐德宗建中二年》:“今海內(nèi)無事,自上國來者,皆言天子聰明英武,志欲致太平,深不欲諸侯子孫專地。” 胡三省 注:“時(shí)藩鎮(zhèn)竊據(jù),自比古諸侯,謂京師為上國?!薄都t樓夢(mèng)》第四回:“ 薛蟠 素聞得都中乃第一繁華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機(jī)會(huì),一來送妹待選,二來望親,三來親自入部銷算舊賬,再計(jì)新支,--其實(shí)只為游覽上國風(fēng)光之意?!?/p>
不才
不才 (bùcái) 沒有才能 incompetent;without capability 某雖不才,愿替馬幼?;?。——《三國演義》 不才者得以自容,才者亦無以自見?!鳌ね貊恕墩饾砷L語·國猷》 不成才,無能力或一技之長 good for nothing 今有不才之才,父母怒之弗為改。——《韓非子·五蠹》 喪失體面、榮譽(yù)的,帶來恥辱或使丟臉的 disgraceful 如此看來,倒怕將來難免不才之事。——《紅樓夢(mèng)》 不才 (bùcái) 沒有才能的人。對(duì)自己的謙稱 my humble self 不才往常見人讀佛經(jīng),什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種無理之口頭禪,常覺得頭昏腦悶?!独蠚堄斡洝?至于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明·宗臣《報(bào)劉一丈書》江淹名句,雜三言 構(gòu)象臺(tái)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