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蕃《晚秋郊居八首》:
梨棗熟時須一雨,江南底忽類中州。
南人不識北人事,懔懔已懷禾黑憂。
注釋參考
南人
(1).南方人?!墩撜Z·子路》:“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南人,南國之人。” 唐 劉禹錫 《竹枝》詞之一:“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xiāng)情?!?明 陳邦瞻 《宋史紀事本末·文謝之死》:“﹝ 孛羅 等﹞欲使跪, 天祥 曰:‘南之揖,北之跪,予南人,行南禮,可贅跪乎?’”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廣賡虞之死》:“ 侍郎 性爽朗,少隨 文端公 居 兩江 久,習染南人風度。” 魯迅 《花邊文學·北人與南人》:“據(jù)我所見,北人的優(yōu)點是厚重,南人的優(yōu)點是機靈。”
(2). 金 代對 漢 人的稱呼?!督鹗贰ぽ浄鞠隆罚骸俺?, 女直 人不得改為 漢 姓及學南人裝束?!?/p>
(3). 元 代對 南宋 人的稱呼。《元史·選舉志一》:“ 蒙古 、色目人作一榜, 漢 人、南人作一榜?!?明 葉子奇 《草木子·克謹》:“臺省要官皆北人為之, 漢 人、南人萬中無一二,其得為者不過州縣卑秩,蓋亦僅有而絶無者也?!?魯迅 《花邊文學·北人與南人》:“至于 元 ,則人民截然分為四等,一 蒙古 人,二色目人,三 漢 人即北人,第四等才是南人,因為他是最后投降的一伙?!?/p>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对姟ご笱拧せ室印罚骸安蛔R不知,順帝之則?!?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p>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注:“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p>
北人
(1).泛稱北方之人。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南人賓至不迎,相見捧手而不揖,送客下席而已;北人迎送并至門,相見則揖,皆古之道也。” 唐 皇甫松 《浪淘沙》詞:“蠻歌豆蔻北人愁,蒲雨杉風野艇秋?!?宋 王安石 《紅梅》詩:“春半花纔發(fā),多應不奈寒。北人初未識,渾作杏花看?!?/p>
(2).特指我國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顿Y治通鑒·后晉齊王開運三年》:“ 契丹 翰林承旨、吏部尚書 張礪 言於 契丹 主曰:‘今 大遼 已得天下,中國將相宜用中國人為之,不宜用北人及左右近習。’”
(3).復姓?!肚f子·讓王》有 北人無擇 。
懔懔
亦作“懔懍”。1.危懼貌;戒慎貌?!稌ぬ┦闹小罚骸鞍傩諔瑧?,若崩厥角。” 孔 傳:“言民畏 紂 之虐,危懼不安?!?晉 陸機 《文賦》:“心懍懍以懷霜,志眇眇而臨云。” 明 方孝孺 《答金景文書》:“僕獨學宜加懍懍,而以弗獲聞己過為懼?!?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十章二:“ 植 當 建安 、 黃初 之間,境況至苦。 曹丕 本來很猜忌他,到了 丕 一即位,便先剪除 植 的余黨……他不得不懔懔小心,以求無過,以免危害。”
(2).嚴正貌。剛烈貌?!逗鬂h書·陳蕃傳論》:“及遭際會,協(xié)策 竇武 ,自謂萬世一遇也。懍懍乎 伊 望 之業(yè)矣!”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廉頗 、 藺相如 雖千載上死人,懍懍恒如有生氣?!?宋 陳亮 《謫仙歌》:“豈特文章為足法,懔懔氣節(jié)安可移!” 魯迅 《集外集·斯巴達之魂》:“ 斯巴達 將士殊死戰(zhàn)……迨 浦累皆 之役,大仇斯復,迄今讀史,猶懔懔有生氣也?!?/p>
(3).寒冷貌。 隋 虞世基 《出塞》詩之二:“懍懍邊風急,蕭蕭征馬煩?!?清 陳恭尹 《下祝融峰向白門寺道中作》詩:“遲遲聞遠鐘,懍懍日將暮?!?/p>
趙蕃名句,晚秋郊居八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