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蕩蕩呼不聞,況欲稽首號(hào)泥佛。
出自宋朝蘇軾《次韻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
饑人忽夢(mèng)飯甑溢,夢(mèng)中一飽百憂失。
只知夢(mèng)飽本來空,未悟真饑定何物。
我生無田食破硯,爾來硯枯磨不出。
去年太歲空在酉,傍舍壺漿不容乞。
今年旱勢(shì)復(fù)如此,歲晚何以黔吾突。
青天蕩蕩呼不聞,況欲稽首號(hào)泥佛。
甕中蜥蜴尤可笑,跂跂脈脈何等秩。
陰陽有時(shí)雨有數(shù),民是天民天自恤。
我雖窮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
形容雖似喪家狗,未肯弭耳爭(zhēng)投骨。
倒冠落幘謝朋友,獨(dú)與蚊雷共圭蓽。
故人嗔我不開門,君視我門誰肯屈。
可憐明月如潑水,夜半清光翻我室。
風(fēng)従南來非雨候,且為疲人洗烝郁。
褰裳一和快哉謠,未暇饑寒念明日。
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fēng)吹面如墨。
平生懶惰今始悔,老大勸農(nóng)天所直。
沛然例賜三尺雨,造化無心怳難測(cè)。
四方上下同一云,甘霔不為龍所隔。
(俗有分龍日。
)蓬蒿下濕迎曉來,燈火新涼催夜織。
老夫作罷得甘寢,臥聽墻東人響屐。
奔流未已坑谷平,折葦枯荷恣漂溺。
腐儒粗糲支百年,力耕不受眾目憐。
破陂漏水不耐旱,人力未至求天全。
會(huì)當(dāng)作塘徑千步,橫斷西北遮山泉。
四鄰相率助舉杵,人人知我囊無錢。
明年共看決渠雨,饑飽在我寧關(guān)天。
誰能伴我田間飲,醉倒惟有支頭磚。
天公號(hào)令不再出,十日愁霖并為一。
君家有田水冒田,我家無田憂入室。
不如西州楊道士,萬里隨身惟兩膝。
沿流不惡氵斥亦佳,一葉扁舟任漂突。
山芎麥曲都不用,泥行露宿終無疾。
夜來饑腸如轉(zhuǎn)雷,旅愁非酒不可開。
楊生自言識(shí)音律,洞簫入手清且哀。
不須更待秋井塌,見人白骨方銜杯。
注釋參考
青天
青天 (qīngtiān) 蔚藍(lán)色的天空。 blue sky 比喻清官 just judge 老百姓管包公叫“包青天”蕩蕩
浩大貌;空曠貌?!俄n詩(shī)外傳》卷二:“盪盪乎其義不可失也,磏乎其廉而不劌也。”《漢書·郊祀志下》:“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終之藥……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盪盪如係風(fēng)捕景,終不可得?!?顏師古 注:“盪盪,空曠之貌也?!?/p>
(1).廣大貌;博大貌。《書·洪范》:“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薄墩撜Z·泰伯》:“大哉 堯 之為君也……蕩蕩乎,民無能名焉?!?朱熹 集注:“蕩蕩,廣遠(yuǎn)之稱也?!薄稘h書·禮樂志》:“大海蕩蕩水所歸,高賢愉愉民所懷?!?顏師古 注:“蕩蕩,廣大貌也?!?元 揭傒斯 《賦得海上云送良上人歸徑山》:“蕩蕩無邊涯,悠悠何所之?”
(2).心胸寬廣貌?!墩撜Z·述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zhǎng)戚戚?!薄盾髯印し鞘印罚骸笆烤又荨幨幦唬歉感种菀??!?/p>
(3).水奔突涌流貌。《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 孔 傳:“蕩蕩,言水奔突有所滌除?!薄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異態(tài),東西南北,馳騖往來?!?呂延濟(jì) 注:“蕩蕩,流貌。”《晉書·孫綽傳》:“中夏蕩蕩,一時(shí)橫流,百郡千城,曾無完郛者,何哉?”
(4).恣縱貌;無所約束貌?!对?shī)·大雅·蕩》:“蕩蕩上帝,下民之辟?!薄秴亲印ち蠑场罚骸皵橙酥畞?,蕩蕩無慮。旗旌煩亂,人馬數(shù)顧。一可擊十,必使無措?!?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guó)外傳》:“君不名教,臣不名謀,民不名使,官不名事,國(guó)中蕩蕩,無有政令?!?宋 陶穀 《清異錄·酒漿》:“酒國(guó)安恬,無君臣貴賤之拘,無財(cái)利之圖,無刑罰之避,陶陶焉,蕩蕩焉,其樂可得而量也?!?/p>
(5).飄蕩貎;吹拂貌。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乙編卷六:“今枯骨朽腐……化為朽壤,蕩蕩游塵,豈能與生者相感,以致禍福乎?”《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風(fēng)蕩蕩,翠飄紅,忽南北,忽西東。”《白雪遺音·起字呀呀喲·逛花園》:“和風(fēng)蕩蕩春日暖,碧桃枝頭鳥聲喧?!?/p>
(6).空無所有貌?!稏|觀漢記·馬援傳》:“譬如嬰兒頭多蟣蝨,而剃之蕩蕩,蟣蝨無所復(fù)依。” 漢 荀悅 《漢紀(jì)·成帝紀(jì)三》:“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終之藥……聽其辭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若繫風(fēng)捕影不可得?!?/p>
(7).光亮明凈貌?!妒酚洝せ袀鳌罚骸捌岢请m於百姓愁費(fèi),然佳哉!漆城蕩蕩,寇來不能上?!?宋 蘇軾 《廬山二勝·開先潄玉亭》詩(shī):“我來不忍去,月出飛橋東,蕩蕩白銀闕,沉沉水精宮。” 清 龔自珍 《天琴頌》:“ 重華 在堂, 周公 在下,蕩蕩有日月而無風(fēng)雨?!?/p>
稽首
稽首 (qǐshǒu) kotow 古時(shí)的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dòng),…——《周禮·春官·大祝》。賈公彥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頭至地多時(shí),則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頓首、稽首)正拜也?;?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宣子拜稽首焉?!秶?guó)語·晉語》 孟明稽首曰?!蹲髠鳌べ夜辍?于是關(guān)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度龂?guó)演義》 出家人所行的常禮,一般在見面時(shí)用 神仙見 西門慶,長(zhǎng)揖稽首就坐?!秊in{1*1}瓶{1*1}梅》泥佛
泥塑的佛像?!秲号⑿蹅鳌返谑寤兀骸袄系?,你説,就讓是箇泥佛兒罷,可能聽了不動(dòng)氣?”
蘇軾名句,次韻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