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龍輔《山中寄外》:
茅屋擁紅爐,聊在山中宿。
枉卻幾上燈,無(wú)書(shū)供夜讀。
注釋參考
茅屋
茅屋 (máowū) 用蘆葦、稻草等苫蓋屋頂?shù)暮?jiǎn)陋房子 thatched cottage;hut紅爐
(1).燒得很旺的火爐。 唐 杜甫 《湖城東遇孟云卿復(fù)歸劉顥宅宿宴飲散因?yàn)樽砀琛罚骸罢帐壹t爐促曙光,縈窗素月垂文練。” 唐 鮑君徽 《惜花吟》:“鶯歌蝶舞韶光長(zhǎng),紅爐煑茗松花香?!毙┲覆锠t。 唐 呂巖 《七言》詩(shī)之三六:“紅爐迸濺煉金英,一點(diǎn)靈珠透室明?!贝酥傅澜虩挼t。 明 李贄 《觀音問(wèn)》:“若我則又貪生怕死之尤者,雖死后猶怕焚化,故特地為塔屋於 龍湖 之上,敢以未死之身自入於紅爐乎?”此指焚尸爐。
(2).今亦指打鐵爐。
中宿
(1).次夜?!蹲髠鳌べ夜哪辍罚骸芭疄?惠公 來(lái)求殺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雖有君命,何其速也?!薄顿Y治通鑒·魏邵陵厲公嘉平元年》:“今詣 許昌 ,不過(guò)中宿?!?胡三省 注:“中宿,次宿也?!?/p>
(2).半夜?!度龂?guó)志·魏志·華陀傳》:“ 昕 卒頭眩墮車(chē),人扶將還,載歸家,中宿死?!薄读簳?shū)·韋叡傳》:“ 魏 軍果敗走,因急攻之,中宿而城拔?!?/p>
(1).中途投宿?!稘h書(shū)·司馬相如傳上》:“步櫩周流,長(zhǎng)途中宿?!?顏師古 注:“謂其途長(zhǎng)遠(yuǎn),雖經(jīng)日行之,尚不能達(dá),故中道而宿也?!?南朝 梁 何遜 《七召》:“步三休而更迴,涂中宿而方迷?!?/p>
(2).中途住宿之所。 南朝 梁簡(jiǎn)文帝 《七勵(lì)》:“中宿錦筵,長(zhǎng)廊周密?!?/p>
古天文學(xué)將二十八宿分為四方,每方各七宿,其居中一宿稱(chēng)中宿。《宋書(shū)·律歷志下》:“直以月維四仲,則中宿常在衛(wèi)陽(yáng)。”《新唐書(shū)·歷志一》:“七宿畢見(jiàn),舉中宿言耳。”
龍輔名句,山中寄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