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離為役詩篇苦,淚竭緣嗟骨相貧。
出自唐朝許棠《獻(xiàn)獨孤尚書》
虛拋南楚滯西秦,白首依前衣白身。退鹢已經(jīng)三十載,
登龍曾見一千人。魂離為役詩篇苦,淚竭緣嗟骨相貧。
今日鞠躬高旆下,欲傾肝膽杳無因。
注釋參考
詩篇
詩篇 (shīpiān) 詩的總稱 poem 這些詩篇充滿了革命激情 比喻類似史詩的事物 epic 我們時代的壯麗詩篇 也比喻富有意義的故事、文章等 光輝的詩篇骨相
(1).指人或動物的骨骼、形體、相貌。 唐 韓愈 《韶州留別張端公使君》詩:“久欽 江總 文才妙,自嘆 虞翻 骨相屯。” 清 黃遵憲 《度遼將軍歌》:“人言骨相應(yīng)封侯,恨不遇時逢一戰(zhàn)?!?/p>
(2).指花木枝干的姿態(tài)。 宋 楊萬里 《芭蕉》詩:“骨相玲瓏透入窗,花頭倒掛紫荷香。” 茅盾 《櫻花》:“它沒有梧桐那樣的癩皮,也不是桃樹的骨相,自然不是楓--因為楓葉照眼紅的時候,它已經(jīng)零落了?!?/p>
(3).內(nèi)里;實質(zhì)?!缎咽篮阊浴煽h令競義婚孤女》:“常言道:佛是金裝,人是衣裝。世人眼孔淺的多,只有皮相,沒有骨相。”
許棠名句,獻(xiàn)獨孤尚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