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鶴閒窺鼎,龕僧闇誦經(jīng)
出自宋代張詠《依韻答人九華山圖》:
生憶眠云處,當(dāng)檐列翠屏。
有時聊極目,盡日坐忘形。
去此心惟苦,懸圖恨忽醒。
數(shù)峰秋欲活,虛籟夜重聽。
地鎮(zhèn)三吳遠(yuǎn),天連萬古青。
幾人曾得道,是草即通靈。
松鶴閒窺鼎,龕僧闇誦經(jīng)。
終須卜長往,回首謝明庭。
注釋參考
松鶴
(1).松與鶴。多比喻標(biāo)格出眾。 唐 常建 《白龍窟泛舟寄天臺學(xué)道者》詩:“泉蘿兩幽映,松鶴間清越?!?唐 符載 《梵閣寺常準(zhǔn)上人精院記》:“院主姓 瞿 氏,真釋種也,行業(yè)如圭璧,標(biāo)韻如松鶴。” 唐 方干 《題長洲陳明府小亭》詩:“松鶴認(rèn)名呼得下,沙蟬飛處聽猶聞?!?/p>
(2).喻高年、高壽。如:松鶴同長;松鶴遐齡。
窺鼎
猶問鼎。謂陰謀篡國。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一:“ 梁王 武三思 ……果有窺鼎之志,被 鄭克 等斬之?!?明 屠隆 《綵毫記·難中相會》:“ 永王 窺鼎動干戈,篡取忠良入網(wǎng)羅,軍麾要我贊謀謨。”
闇誦
熟讀成誦?!度龂尽の褐尽ね豸觽鳌罚骸俺?, 粲 與人共行,讀道邊碑,人問曰:‘卿能闇誦乎?’曰:‘能?!蚴贡扯b之,不失一字。”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崇真寺》:“貧道立身以來,唯好講經(jīng),實不闇誦。”《新唐書·劉迺傳》:“少警穎,闇誦六經(jīng),日數(shù)千言?!?/p>
張詠名句,依韻答人九華山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