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頌《再和三篇》:
聞君八法擅臨池,{左扌右厭}押工夫世少知。
學者伏膺虞秘監(jiān),時賢求范永禪師。
流傳異日須懸?guī)ぃ毁|(zhì)何人敢對棋。
斂手姜芽柳家樣,解嘲幾困老劉詩。
注釋參考
學者
(1).做學問的人;求學的人。《論語·憲問》:“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薄抖Y記·學記》:“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唐 薛存誠 《太學創(chuàng)置石經(jīng)》詩:“儒林道益廣,學者心彌鋭?!?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一》:“ 滎陽 呂公 教學者讀書,須要字字分明?!?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學者當知所尚,不可視兩刻為尋常而忽之耳。”
(2).在學術(shù)上有一定造詣的人。《莊子·刻意》:“語仁義忠信,恭儉推讓,為修己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誨之人,游居學者之所好也?!?成玄英 疏:“斯乃 子夏 之在 西河 , 宣尼 之居 洙 泗 ,或游行而議論,或安居而講説,蓋是學人之所好?!薄妒酚洝げ牧袀鳌罚骸胺?qū)W者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蓺?!薄杜f五代史·晉書·史匡翰傳》:“尤好《春秋左氏傳》,每視政之暇,延學者講説,躬自執(zhí)卷受業(yè)焉?!?清 李漁 《比目魚·贈行》:“昨日在幾案之上,又見他幾首新詩,竟是一個大文人真學者?!?魯迅 《而已集·讀書雜談》:“研究文章的歷史或理論的,是文學家,是學者?!?/p>
伏膺
(1).服膺。伏,通“ 服 ”。謂傾心,欽慕。《晉書·孫綽傳》:“沙門 支遁 試問 綽 :‘君何如 許 ( 許詢 )?’答曰:‘高情遠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詠一吟, 許 將北面矣?!薄妒勒f新語·品藻》作“服膺”。 宋 沉遼 《贈清道》詩:“當時二子最名盛,至今學者皆伏膺。”
(2).服膺。伏,通“ 服 ”。指信服;歸心。 南朝 梁 沉約 《內(nèi)典序》:“伏膺空有之説,博綜兼忘之書?!薄端鍟ず箦鷤鳌凼捇屎蟆罚骸笆巼虩┲讘],乃伏膺於經(jīng)史。” 宋 王禹偁 《北狄來朝頌并序》:“茍非圣人生,至道著,又安肯伏膺稽顙而自至於天闕邪!”
(3).服膺。伏,通“ 服 ”。謂從學,師事。《魏書·儒林傳·徐遵明》:“師事 張吾貴 , 吾貴 門徒甚盛, 遵明 伏膺數(shù)月,乃私謂其友人曰:‘ 張生 名高而義無檢格,凡所講説,不愜吾心,請更從師?!薄赌鲜贰拏鳌罚骸?梁武帝 少時嘗經(jīng)伏膺,乃 天監(jiān) 元年下詔為 瓛 立碑,諡曰 貞簡先生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 唐 義山 、 香山 、 牧之 、 昌黎 ,同學 杜 者,今其詩集,都是別樹一旗; 杜 所伏膺者, 庾 、 鮑 兩家,而集中亦絶不相似?!?/p>
秘監(jiān)
官名。即秘書監(jiān)。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中:“ 胡祕監(jiān) 旦 素不為公( 寇準 )所喜?!?宋 周密 《齊東野語·方翥》:“ 馮 因言:‘昔忝知舉,祕監(jiān)賦重疊用韻,以論策佳,輒為改之,擢寘高第,頗記憶否?’”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一》:“ 貞觀 中, 魏徵 、 虞世南 、 顏師古 繼為祕監(jiān),請購天下書。”
時賢
時賢 (shíxián) 指當代的賢達 prominent personage of the time 中常侍曹節(jié)以海內(nèi)多怨,欲借寵時賢以為名?!逗鬂h書·韋彪傳》 取悅時賢禪師
禪師 (chánshī) 敬辭稱和尚,尤指有德行的和尚 honorific title for a Buddhist monk 法海禪師蘇頌名句,再和三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