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公庠《宮詞》:
百花成錦柳飛綿,纏席清明上已前。
繡蓋徐徐紅日永,六宮游幸不鳴鞭。
注釋參考
徐徐
徐徐 (xúxú) 速度或節(jié)奏緩慢地 slowly 紅旗徐徐升起 徐徐更謂之?!队衽_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以緩慢而尊嚴(yán)的步伐 with slow and dignified steps 徐徐而來日永
(1).指夏至。夏至這一天白晝最長,故云?!稌虻洹罚骸叭沼?,星火,以正仲夏?!?孔 傳:“永,長也,謂夏至之日?!?/p>
(2).指夏天白晝長?!端囄念惥邸肪砣?晉 郭璞 《夏詩》:“融風(fēng)拂晨霄,陽精一何冏。閑宇靜無娛,端坐愁日永?!?唐 韋應(yīng)物 《立夏日憶京師諸弟》詩:“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明 夏完淳 《端午賦》:“朱明日永,麗節(jié)天中?!?/p>
六宮
古代皇后的寢宮,正寢一,燕寢五,合為六宮?!抖Y記·昏義》:“古者,天子后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以聽天下之內(nèi)治,以明章婦順,故天下內(nèi)和而家理?!?鄭玄 注:“天子六寢,而六宮在后,六官在前,所以承副施外內(nèi)之政也?!币蛴靡苑Q后妃或其所居之地?!吨芏Y·天官·內(nèi)宰》:“以陰禮教六宮?!?鄭玄 注:“六宮謂后也?!薄吨芏Y·天官·內(nèi)宰》:“上春,詔王后帥六宮之人,而生穜稑之種,而獻(xiàn)之于王?!?鄭玄 注:“六宮之人,夫人以下分居后之六宮者?!?晉 干寶 《晉紀(jì)總論》:“故 賈后 肆虐於六宮, 韓午 助亂於外內(nèi),其所由來者漸矣,豈特繫一婦人之惡乎?” 唐 白居易 《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清 黃遵憲 《烏之珠歌》:“御牀不掃空垂簾,六宮共抱 蒼梧 痛?!?/p>
游幸
指帝王或后妃出游?!侗笔贰と腹鈧鳌罚骸癌z陛下﹞專薦郊廟,止決大政,輔神養(yǎng)和,簡息游幸,則率土屬賴,含生仰悅矣?!?宋 蘇轍 《乞御制集敘狀》:“而復(fù)厲精庶政,親決萬機(jī),故其游幸無益之文,見存無幾。”《紅樓夢》第十七回:“待貴妃游幸時,再請定名,豈不兩全?”
(1).指帝王出游?!段簳勾粋鳌罚骸坝终h帝數(shù)出游幸,號令部曲,別為行陣?!?宋 蘇舜欽 《游洛中內(nèi)》詩:“早晚金輿此游幸,鳳樓前后看山河?!?明 馮夢龍 《女丈夫·隋帝南巡》:“萬乘之尊,豈可輕身游幸?”
(2).泛指游樂。 元 李文蔚 《圯橋進(jìn)履》第一折:“我是箇道童,道法又不精,在山中閑游幸?!?/p>
鳴鞭
(1) [whip]∶抖動鞭子出聲
鳴鞭走馬
(2) [(of ancient times' honour guard) whip to keep silent]∶古代皇帝儀仗中的一種,鞭形,振動時發(fā)出響聲,叫人肅靜。也叫“靜鞭”
詳細(xì)解釋(1).謂揮鞭。揮鞭策馬,動則有聲,故稱。 南朝 宋 鮑照 《代陳思王白馬篇》:“白馬騂角弓,鳴鞭乘北風(fēng)?!薄端问贰っ乡顐鳌罚骸?江陵 所恃三海,不知沮洳有變?yōu)樯L镎?,敵一鳴鞭,即至城外?!?孫犁 《秀露集·鄉(xiāng)里舊聞》:“他從來也不像那些粗劣的馭手,隨便鳴鞭、吆喝,以至虐待折磨牲畜。”
(2).指揮鞭打人。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答徐懋庸并關(guān)于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擺出奴隸總管的架子,以鳴鞭為唯一的業(yè)績?!?/p>
(3).古代皇帝儀仗中的一種,鞭形,揮動發(fā)出響聲,使人肅靜,故又稱靜鞭。 唐 鄭嵎 《津陽門》詩:“鳴鞭后騎何躞蹀,宮妝襟袖皆仙姿?!薄端问贰x衛(wèi)志二》:“上皇日常朝殿,差御龍直四十三人,執(zhí)仗排立,并設(shè)繖扇,鳴鞭。” 明 高明 《琵琶記·丹陛陳情》:“每日間親隨車駕,只聽鳴鞭,去螭頭上拜跪。”
張公庠名句,宮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