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祁《三月晦日送春》:
倏忽韶光第九旬,無花何處覓殘春。
長繩萬尺非難具,誰與天邊絆日輪。
注釋參考
倏忽
倏忽 (shūhū) 很快地 quickly 倏忽往來,莫知其方。——《呂氏春秋·決勝》 倏忽已三年 忽然 in the twinkling of an eye 倏忽之間韶光
韶光 (sháoguāng) 美好的時(shí)光,多指美麗的春光 beautiful springtime 可憐辜負(fù)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紅樓夢(mèng)》 比喻美好的青春年華 glorious youth 韶光一去不再來何處
哪里,什么地方?!稘h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tái)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dú)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gè)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殘春
指春天將盡的時(shí)節(jié)。 唐 賈島 《寄胡遇》詩:“一自殘春別,經(jīng)炎復(fù)到?jīng)??!?宋 李清照 《慶清朝慢》詞:“禁幄低張,彤闌巧護(hù),就中獨(dú)占?xì)埓??!?清 姚燮 《春江曲》:“飛花流水近殘春,誰傍濃蔭聽杜宇?”
宋祁名句,三月晦日送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