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辭勇往問荀陳,修竹亭前一欠伸
出自宋代劉宰《畏雨不出簡張端袤昆仲符伯籌諸兄》:
我居市北子市南,中間萬口喧春蠶。
子來自南我自北,繚繞東西厭匍匐。
塊坐不言中有得,谷鳥一聲驚晝息。
翻然卻念友多聞,獨有君家好弟昆。
嘯軒團團朝至昏,古往今來入付論。
舉來握手眇乾坤,一鼓平沙萬馬奔。
隔墻更喚符夫子,青眼相看忘汝爾。
金丸屢墮銅壺冰,欲竟書囊了無底。
不辭勇往問荀陳,修竹亭前一欠伸。
朝來好語聞行人,老龍駕雨上天津。
注釋參考
不辭
不辭 (bùcí) 樂意去干,不辭讓或不推辭 be willing to 不辭勞苦勇往
奮勇前進。 宋 楊萬里 《觀水嘆》詩之二:“回風打別港,勇往遮不住?!薄都魺粜略挕ぬ撍痉▊鳌罚骸盎蚧鹌潇簦虺疗湎?,勇往不顧,以是人亦以膽氣許之。” 魯迅 《故事新編·補天》:“然而這詫異使伊喜歡,以未曾有的勇往和愉快繼續(xù)著伊的事業(y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