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家鉉翁《為景山題》:
先天而生者道之初,后天而存者道之壽。
人能知道為可貴,期能與道同其久。
粵從羲黃迄孔孟,大原千古垂不朽。
書以道事萬化源,易以明理群經(jīng)首。
詩三百所蔽思無邪,禮三千主敬內(nèi)自守。
我性其性天其天,念茲在茲謹(jǐn)所授。
紛華過眼空中云,綺麗墮前苗之莠。
德人澄心制萬變,仁壽天爵我固有。
福惟自求命自作,欲凈理明鑒無垢。
勿貳以二參以三,環(huán)堵中間維道囿。
存之又存悟本元,心與道一逢原在左右。
惟茲皇覽揆度辰,臨陽浸長泰道亨。
為君大書湯盤九字銘,愿君進(jìn)德日新又新與歲而俱新。
注釋參考
性天
(1).猶天性。謂人得之于自然的本性。語本《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薄峨`續(xù)·漢冀州從事郭君碑》:“資於父母,忠以事君,性天自然。” 宋 張世南 《<游宦紀(jì)聞>序》:“聞見雖稍廣,性天不靈,隨即廢忘?!?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卷二:“余觀世之小人,未有不好唱歌看戲者,此性天中之詩與樂也。”
(2).指人性和天命。為理學(xué)研討的命題。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方辨論性天,剖析理欲,嚴(yán)詞正色,如對圣賢?!?/p>
念茲在茲
《書·大禹謨》:“帝念哉!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惟帝念功?!?孔 傳:“茲,此;釋,廢也。念茲人,在此功;廢茲人,在此罪。言不可誣?!焙笾^念念不忘于某一事情。 晉 陶潛 《命子》詩:“溫恭朝夕,念茲在茲?!?魯迅 《而已集·談所謂“大內(nèi)檔案”》:“他們和 F總長 ,都‘念茲在茲’,在塵埃中間和破紙旁邊離不開?!?/p>成語解釋念:思念;茲:此,這個(gè)。泛指念念不忘某一件事情。念茲在茲出處《尚書·大禹漠》:“帝念哉!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惟帝念功。”使用例句他們和f總長,都“念茲在茲”,在塵埃中間和破紙旁邊離不開。
家鉉翁名句,為景山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3云暖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