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五百里,上有瓊濤玉浪出沒九岫如羅浮
出自元代楊維楨《夢(mèng)游滄海歌》:
東海之東去國(guó)十萬(wàn)里,其洲名滄洲。
地方五百里,上有瓊濤玉浪出沒九岫如羅浮。
風(fēng)光長(zhǎng)如二三月,琪花玉樹不識(shí)人間秋。
人鳥戲天鹿,昆吾鳴天球。
橘子如斗,蓮葉如舟,白鳳如雞,紅鱗如牛。
青瞳綠發(fā)紫綺裘,日夕洲上相嬉游。
鐵崖道人隘九州,凌風(fēng)一舸來(lái)東漚。
始青天開月如雪,錦袍著以黃金樓。
樓中仙人睨物表,瑤笙引鶴緱芻頭。
戲弄玉如意,擊碎珊瑚。
相招元處士,浩歌海西流。
長(zhǎng)梯上摘七十二朵之青菡萏,玉龍呼耕三萬(wàn)六千頃之昆侖丘。
黃河清淺眼中見,海屋老人為我添新籌。
注釋參考
地方
地方 (dìfāng) 地面的某一個(gè)特定地區(qū);一個(gè)特定的所在地點(diǎn) place 一條地毯的破舊的地方 一個(gè)特定的地點(diǎn) point 沿途在一些地方停留 各行政區(qū) locality 地方組織 部分 part,respect 劇中最動(dòng)人的地方 town crier 地保 令他們報(bào)個(gè)“暴病身亡”,合族中及地方遞一張保呈。——《紅樓夢(mèng)》 地方 (dìfāng) local 當(dāng)?shù)? 地方公共汽車線路 地方武裝 各行政區(qū)的 地方政治 地方風(fēng)俗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yuǎn)?!兑住ふ稹罚骸罢痼@百里,不喪匕鬯。”《詩(shī)·大雅·桑柔》:“維此圣人,瞻言百里?!薄妒酚洝O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茍無(wú)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p>
(2).古時(shí)諸侯封地范圍?!睹献印とf(wàn)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稱諸侯國(guó)。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睹献印す珜O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薄盾髯印ぶ倌帷罚骸肮噬朴弥瑒t百里之國(guó)足以獨(dú)立矣?!?/p>
(4).古時(shí)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稘h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chǎn)之惠,賜命方伯,分 陜 餘慶。” 晉 陶潛 《酬丁柴?!吩?shī):“秉直司聰,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p>
(5).借指縣令。《后漢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李賢 注:“時(shí)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南齊書·文學(xué)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茍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復(fù)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wàn)章上》。
玉浪
白浪。 南朝 梁 簡(jiǎn)文帝 《苦熱行》:“洄池愧玉浪,蘭殿非含霜?!?前蜀 貫休 《釣罾潭》詩(shī):“自憐亦在仙舟上,玉浪翻翻濺草衣?!?宋 歐陽(yáng)修 《定風(fēng)波》詞:“好是金船浮玉浪,相向,十分深送一聲歌。” 明 謝讜 《四喜記·帝闕辭榮》:“渺渺銀帆,滔滔玉浪,暮秋天滿眼凄涼?!?/p>
出沒
出沒 (chūmò) 顯現(xiàn)或隱沒 appear and disappear;haunt;dip 大鯨悠然出沒于浪濤中 船頭在浪中緩緩出沒羅浮
山名。在 廣東省 東江 北岸。風(fēng)景優(yōu)美,為 粵 中游覽勝地。 晉 葛洪 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稱為“第七洞天”。相傳 隋 趙師雄 在此夢(mèng)遇梅花仙女,后多為詠梅典實(shí)。 南朝 陳 徐陵 《奉和山地》:“ 羅浮 無(wú)定所,鬱島屢遷移。”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中:“ 南海 以竹為甑者,類見之矣,皆 羅浮 之竹也?!?元 張可久 《天凈沙·孤山雪夜》曲:“淡粧人在 羅浮 ,黃昏月上 西湖 ,翠袖翩翩起舞?!?清 屠宸楨 《疏影》詞:“酒醒黃昏,看足香痕,好夢(mèng) 羅浮 重省?!眳⒁姟?羅浮夢(mèng) ”。
楊維楨名句,夢(mèng)游滄海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