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國(guó)曾聞?dòng)门?,忍留妖麗漢宮中
出自宋代鄭清之《偶記賦王昭君謾錄之》:
伐國(guó)曾聞?dòng)门?,忍留妖麗漢宮中。
如知褒姒貽周患,須信巫臣為楚忠。
青冢不遺芳草恨,白溝那得戰(zhàn)塵空。
解移尤物柔強(qiáng)虜,延壽當(dāng)年合議功。
注釋參考
伐國(guó)
征伐別國(guó)?!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罢僦T侯而來,伐國(guó)而克城?!?南朝 梁 何遜 《七召·聲色》:“伐國(guó)不問仁人,此言何從而至?” 明 劉基 《莒人伐我東鄙》:“伐國(guó)而圍人之邑與救患而入人邑者,皆王法之所不容也。”
女戎
猶女禍?!秶?guó)語·晉語一》:“ 史蘇 告大夫曰:‘有男戎必有女戎。’” 韋昭 注:“戎,兵也。女兵,言其禍由姬也?!薄秶?guó)語·晉語一》:“亂必自女戎?!薄缎绿茣らL(zhǎng)孫無忌等傳贊》:“天以女戎間 唐 而興,雖義士仁人抗之以死,決不可支。”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季氏篇十二》:“乃揀美麗者斥為女戎,而取丑陋者以為正色,無論人情之必不能,而亦不得謂之明矣。”參見“ 女禍 ”。
妖麗
(1).艷麗。 晉 葛洪 《抱樸子·刺驕》:“昔者 西施 心痛而臥於道側(cè),姿顏妖麗,蘭麝芬馥,見者咸美其容而念其疾,莫不躊躇焉。”《宋書·百官志上》:“女侍二人,皆選端正妖麗,執(zhí)香爐,護(hù)衣服,奏事 明光殿 ?!?宋 陸游 《天彭牡丹譜》:“花開最早,而妖麗奪目?!?/p>
(2).指艷麗的女子或花朵?!稘h書·梁懷王劉揖傳》:“ 梁國(guó) 之富,足以厚聘美女,招致妖麗?!?宋 劉克莊 《賀新郎·客贈(zèng)芍藥》詞:“數(shù)枝清曉煩馳騎。向小窗、依稀重見, 蕪城 妖麗。”
(3).形容歌聲之婉轉(zhuǎn)動(dòng)聽。 宋 聶冠卿 《多麗·李良定公席上賦》詞:“逞朱唇、緩歌妖麗,似聽流鶯亂花隔。”
漢宮
漢 朝宮殿。亦借指其他王朝的宮殿。 南朝 陳后主 《昭君怨》詩:“圖形 漢 宮里,遙聘單于庭?!?唐 杜甫 《投贈(zèng)哥舒開府翰》詩:“日月低 秦 樹,乾坤繞 漢 宮。” 明 陶望齡 《沛縣過高帝廟》詩:“魂魄來游長(zhǎng)此地, 漢 宮秋色近如何?”
鄭清之名句,偶記賦王昭君謾錄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