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黻《哭藝堂湯先生》:
天地之性人為貴,四骸仁義一只具。
先生領(lǐng)之皇降初,繇稚及耆全故步。
深居獨(dú)觀昭曠原,學(xué)不師傳能自悟。
真貧不撓萬境融,實(shí)行已熟群□□。
深衣褒帶山澤癯,經(jīng)史百家羅府庫。
東南清敘知幾何,見謂生賢扶世數(shù)。
申公不召老丘園,共惜煙霞早成痼。
予嘗北面承至言,如立明堂聞大滬。
是時(shí)年方二十三,自嘆摳趨已云暮。
詎知窮餓驅(qū)遠(yuǎn)游,倏忽五年疏杖屨。
世界剝燦志士稀,稽首斯文獨(dú)終慕。
家書一幅來雁山,掃言先生溘朝露。
肝腸欲斷聲欲瘖,六月悲風(fēng)起荒圃。
先生諒與混沌游,魂魄聰明還太素。
注釋參考
深居
幽居,不跟外界接觸?!痘茨献印と碎g訓(xùn)》:“圣人深居以避辱?!?唐 周賀 《送僧還南岳》詩:“自説深居后,鄰州亦不行。”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刑部·熱審之始》:“至 宣德 二年七月,上諭三法司,今盛暑,朕與卿等,深居靜處,猶覺可畏?!薄肚迨犯濉ず営H王喇布傳》:“上諭曰:‘ 簡親王 喇布 自至 江西 ,無尺寸之功,深居會(huì)城,虛糜廩餉。’”
昭曠
猶言開朗豁達(dá)。 漢 鄒陽 《獄中上書自明》:“ 秦 信左右而亡, 周 用烏集而王,何則?以其能越拘攣之語,馳域外之義,獨(dú)觀於昭曠之道也?!?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富春渚》詩:“懷抱既昭曠,外物徒龍?bào)??!?清 魏源 《青浪灘夜雨》詩:“得失亦乘除,平生秉昭曠。”
不師
(1).不效法;不學(xué)習(xí)。《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諸生不師今而學(xué)古,以非當(dāng)世,惑亂黔首?!薄段倪x·王粲<贈(zèng)文叔良>》詩:“ 董褐 荷名,胡寧不師?” 李周翰 注:“何得安然不為師法也?!?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p>
(2).不立師傅。《文選·嵇康<幽憤詩>》:“恃愛肆姐,不訓(xùn)不師?!?李周翰 注:“恃母兄之慈,縱而成嬌,不垂訓(xùn)教,不立師傅?!?/p>
(3).不出兵?!妒酚洝ぬK秦列傳》:“且異日 濟(jì) 西不師,所以備 趙 也?!?/p>
劉黻名句,哭藝堂湯先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