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鐘古篆盲誰識(shí),布素輕縑拙易裁
出自宋代方回《次韻汪以南教授美康使君新政因及賤跡四首》:
潰蟻狂瀾拔地來,日多事變少人才。
鼎鐘古篆盲誰識(shí),布素輕縑拙易裁。
夷甫風(fēng)流空自命,子山詞賦有余哀。
邦侯博雅難酬對(duì),且向筵前覆酒杯。
注釋參考
鼎鐘
見“ 鼎鐘 ”。
亦作“ 鼎鐘 ”。鼎與鐘。古代鐘鼎上刻銘文,以旌有功者。有時(shí)即借指功業(yè)。《三國(guó)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每覽史籍,觀古忠臣義士,出一朝之命,以徇國(guó)家之難,身雖屠裂,而功銘著於鼎鐘,名稱垂於竹帛,未嘗不拊心而嘆息也?!?宋 葉適 《祭韓子師尚書文》:“所可寃者,天與魁杰;既墮鼎鐘,人共埋沒?!?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唐求》:“值三靈改卜,絶念鼎鐘,放曠疎逸,出處悠然,人多不識(shí)?!?明 汪廷訥 《種玉記·乘訪》:“兒今別去遠(yuǎn)從戎,指日勛庸建鼎鐘。”
古篆
指篆書。有大篆、小篆,通行于 春秋戰(zhàn)國(guó) 及 秦 代,故稱古篆。 明 文徵明 《題黃應(yīng)龍》詩(shī):“古篆依稀 贛州 字,先 宋 流傳非一日?!薄剁R花緣》第四九回:“他所抄之字不知可是古篆?” 清 葉廷琯 《吹網(wǎng)錄·頌敦銘》:“銘文十五行,凡古篆一百五十二字。”
布素
(1).布衣素服。布指質(zhì)地,素指顏色,形容衣著儉樸?!端螘ざY志二》:“皇后終除之日,不宜還著重服,直當(dāng)釋除布素而已?!薄端问贰さ缹W(xué)傳四·李燔》:“被服布素,雖貴不易。”
(2).指卑微的地位或身分?!侗笔贰に宸苛晖跤聜鳌罚骸暗墼唬骸藘翰豢俺兴镁靡??;屎蠛銊裎覐U,我以布素時(shí)生,復(fù)長(zhǎng)子,望其漸改,隱忍至今。’” 宋 范仲淹 《蔡公墓志銘》:“某自布素從公之游,見公出處語默,無一不善?!?/p>
(3).借指平民。 清 王晫 《今世說·德行》:“自公卿以逮布素,皆歡然誠(chéng)信相接,如坐人春風(fēng)中?!?/p>
拙易
粗陋膚淺。 宋 陳師道 《后山詩(shī)話》:“ 黃 詩(shī) 韓 文,有意故有工, 老杜 則無工矣。然學(xué)者先 黃 后 韓 ,不由 黃 韓 而為 老杜 ,則失之拙易矣。” 宋 葛立方 《韻語陽(yáng)秋》卷一:“大抵欲造平澹,當(dāng)自組麗中來,落其華芬,然后可造平澹之境,如此則 陶 謝 不足進(jìn)矣。今之人多作拙易詩(shī),而自以為平澹,識(shí)者未嘗不絶倒也?!?/p>
方回名句,次韻汪以南教授美康使君新政因及賤跡四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