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搖不減韓吏部,蹴踏非同焦校書
出自宋代曾幾《次王元渤問余脫齒韻》:
齒危但以粥充虛,辜負(fù)公家夏屋渠。
政恐曲生深作崇,可憐髯簿頓成疏。
動搖不減韓吏部,蹴踏非同焦校書。
落勢今年殘未已,只應(yīng)從此并無馀。
注釋參考
動搖
動搖 (dòngyáo) 在兩種對立的意見之間或在兩條對立的行動路線之間搖擺不定 sway;vacillate;shake 不堅(jiān)定,不穩(wěn)固 waver 使不堅(jiān)定 infirm不減
不減 (bùjiǎn) 不次于,不少于 no less than 其英雄本色不減當(dāng)年吏部
吏部 (lìbù) 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diào)動等事務(wù)。長官為吏部尚書。位次在其他各部之上 Ministry of Official Personal Affairs in feudal China 時韓愈吏部權(quán) 京兆?!?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吏部擬用左通政。——清· 張廷玉《明史》 道改南京吏部右侍郎蹴踏
蹴踏 (cùtà) 踐踏 tread 他騎著馬,不管路上有人躺著,就蹴踏了過去校書
1.??睍??!逗鬂h書·文苑傳上·傅毅》:“ 建初 中, 肅宗 博召文學(xué)之士,以 毅 為蘭臺令史,拜郎中,與 班固 、 賈逵 共典校書?!薄度龂尽な裰尽は蚶蕚鳌罚骸澳贳u八十,猶手自校書?!?宋 無名氏 《王氏談錄·校書》:“公言校書之例,它本有語異而意通者不取可惜,蓋不可決謂非昔人之意,俱當(dāng)存之?!?清 王筠 《菉友肊說》:“刻書者,依其原本而刻之也。校書者,列各本異文,纖悉必備也?!?/p>
2.古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員。 漢 有校書郎中, 三國 魏 始置秘書校書郎, 隋 、 唐 等都設(shè)此官,屬秘書省。
3. 唐 胡曾 《贈薛濤》詩:“ 萬里橋 邊女校書,枇杷花下閉門居?!?薛濤 , 蜀 中能詩文的名妓,時稱女校書。后因以“女校書”為妓女的雅稱。亦省稱“ 校書 ”。 清 富察登崇 《燕京歲時記·財神廟》:“每至九月,自十五日起,開廟三日。祈禱相屬,而梨園子弟與青樓校書等為尤多。” 巴金 《家》九:“在祖父自己的詩集里也曾有不少贈校書的詩句?!眳㈤?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薛濤》。
曾幾名句,次王元渤問余脫齒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