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方干《登龍瑞觀北巖》
縱目下看浮世事,方知峭崿與天通。湖邊風(fēng)力歸帆上,
嶺頂云根在雪中。促韻寒鐘催落照,斜行白鳥入遙空。
前人去后后人至,今古異時(shí)登眺同。
注釋參考
目下
目下 (mùxià) 目前;現(xiàn)在;在此時(shí) now;nowadays;today;at present浮世
人間,人世。舊時(shí)認(rèn)為人世間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稱。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逍遙浮世,與道俱成。” 唐 許渾 《將赴京留贈(zèng)僧院》詩:“空悲浮世云無定,多感流年水不還?!?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一折:“覷百年浮世,似一夢(mèng) 華胥 ?!?丁玲 《母親》二:“ 曼貞 這時(shí),也正有著一種悲涼的浮世的感覺?!?/p>
峭崿
高峰,高崖。《文選·孫綽<游天臺(tái)山賦>》:“披荒榛之蒙蘢,陟峭崿之崢嶸?!?呂向 注:“峭崿,高峯也?!?唐 王勃 《梓州通泉縣惠普寺碑》:“西馳峭崿,山連白雉之郊?!?清 吳偉業(yè) 《哭志衍》詩:“飛步臨峭崿,下有萬仞潭?!?/p>
與天
謂凡合乎天道者,則得天助。《國語·越語下》“持盈者與天” 韋昭 注:“與天,法天也。”《管子·形勢(shì)》:“持滿者與天?!?尹知章 注:“能持滿者,則與天合。”《史記·越王句踐世家》:“持滿者與天?!?司馬貞 索隱:“與天,天與也。言持滿不溢,與天同道,故天與之?!?/p>
方干名句,登龍瑞觀北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望明河(贈(zèng)路侍郎使高麗)——— 劉一止〔宋代〕
- 浣溪沙(為仲如賦茉莉)——— 韓淲〔宋代〕
- 點(diǎn)絳唇(重九日寄懷嗣直弟,時(shí)再涪陵。用東坡余九日點(diǎn)絳唇舊韻)——— 黃庭堅(jiān)〔宋代〕
- 沁園春 送劉牧之同知?dú)w江南——— 張之翰〔元代〕
- 西還至散關(guān)答喬補(bǔ)闕知之——— 陳子昂〔唐代〕
- 原頭送范侍御(得山字)——— 岑參〔唐代〕
- 傅商卿借鵝——— 陳造〔宋代〕
- 濟(jì)川有書見貽云以親老須守遠(yuǎn)郡以便祿養(yǎng)不得——— 司馬光〔宋代〕
- 丁端叔和九日詩至用韻奉謝恤鄰之義且申前請(qǐng)——— 陳傅良〔宋代〕
- 頌古五十七首——— 釋道昌〔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