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文珦《有適》:
破屋無兄弟,拙者所棲息。
衡門未嘗啟,聲利詎能迫。
資身不求備,百事遂省力。
糞埽皆可衣,草木皆可食。
春來有余暇,手種豆一席。
秋深葉黃隕,霜莢漸開拆。
收旭籬落間,早晚自剝擊。
藏之於瓶罌,粒粒堪愛惜。
窮冬火爐頭,進(jìn)喚山猿吃。
猿去吾亦眠,巖房愈幽寂。
口誦寒山詩,頭枕麻{1|1}衣易。
于以陶性情,終然遠(yuǎn)憂責(zé)。
頗謂貧非病,更覺損勝益。
與其稱楩柟,未若作樗櫟。
傍人莫相問,老子方有適。
注釋參考
瓶罌
亦作“ 瓶甖 ”。泛指小口大腹的陶瓷容器。 唐 杜牧 《雨中作》詩:“濁醪氣色嚴(yán),皤腹瓶甖古。” 宋 文同 《村居》詩:“田父酒新成,瓶罌饋鄰里?!?金 趙秉文 《古瓶蠟梅》詩:“未許功名歸鼎鼐,且收風(fēng)月入瓶罌。”
愛惜
愛惜 (àixī) 重視而不糟蹋 be sparing of;spare;treasure;cherish釋文珦名句,有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2錨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