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蘇軾《過溪亭》
身輕步穩(wěn)去忘歸,四柱亭前野彴微。
忽悟過溪還一笑,水禽驚落翠毛衣。
注釋參考
輕步
(1).輕盈的步履。 南朝 宋 鮑照 《代堂上歌行》:“輕步逐芳風(fēng),言笑弄丹葩。” 唐 劉禹錫 《泰娘歌》:“長鬟如云衣似霧,錦茵羅薦承輕步?!?/p>
(2).謂躡手躡足。 后蜀 毛熙震 《南歌子》詞:“晚來輕步出閨房,髻慢釵橫無力縱猖狂?!?/p>
(3).猶漫步。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八:“輕步衰草上,如天然的氍毹,心神散暢?!?/p>
忘歸
(1).忘返?!冻o·九歌·山鬼》:“東風(fēng)飄兮神靈雨,留靈脩兮憺忘歸?!?晉 左思 《吳都賦》:“ 舜 禹 游焉,沒齒而忘歸。”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p>
(2).良箭名。以一去不復(fù)返,故稱。《公孫龍子·跡府》:“ 龍 聞 楚王 張繁弱之弓,載忘歸之矢,以射蛟兕於 云夢 之圃?!薄段倪x·嵇康<贈秀才入軍>詩之一》:“左攬繁若,右接忘歸?!?李周翰 注:“忘歸,矢名?!?/p>
四柱
(1).神話傳說中撐地的四根支柱。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一:“地下有四柱,四柱廣十萬里?!?/p>
(2).古錢名?!读簳ぞ吹奂o(jì)》:“己卯,鑄四柱錢,一準(zhǔn)二十……壬辰,改四柱錢一準(zhǔn)十?!薄峨S園詩話》卷一引 清 楊蓉裳 《詠錢》:“五銖工剪鑿,四柱細(xì)摩挲?!?/p>
(3).舊時星相家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時為四柱;合四柱之干支為八字。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十:“人命八字,共計五十一萬八千四百……其所得四柱,皆不能越于五十一萬八千四百之外?!?/p>
(4).舊時出納財貨或錢糧交代表冊中的四個項(xiàng)目。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yǎng)新錄·四柱》:“今官司錢糧交代,必造四柱冊。四柱者:舊管、新收、開除、實(shí)在也?!吨琳庇洝吩疲骸思页黾{財貨者,謂之掌事。計算私籍,其式有四:一曰舊管,二曰新收,三曰開除,四曰見在?!瘎t 元 時已有此名目?!?/p>
野彴
野外小橋。 唐 劉禹錫 《裴祭酒尚書見示春歸城南青松塢別墅寄王左丞高侍郎之什命同作》詩:“野彴度春水,山花映巖扉。” 宋 蘇軾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過溪亭》:“身輕步穩(wěn)去忘歸,四柱亭前野彴微?!?/p>
蘇軾名句,過溪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盡日行方到,何年獨(dú)此林。
- 黠吏偏驚隼,貪夫輒避驄。作者:劉長卿作品:落第,贈楊侍御兼拜員外仍充安大夫
- 商館非閑地,閑人偶在旁作者:鄧深作品:留通商館數(shù)日
- 半天斜日歸心動,一面平川醉眼空作者:李覯作品:俞秀才山風(fēng)亭小飲
- 川色晴猶遠(yuǎn),烏聲暮欲棲。作者:劉禹錫作品:三月三日與樂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
- 手珠猶作奢摩他,寄跡普賢修萬行
- 想貞元朝無多,滿目江山,日月如梭作者:周浩作品:【雙調(diào)】蟾宮曲_題《錄鬼簿
- 正一受天錄,腰垂神虎章
- 淺顰輕笑,未肯等閑分付作者:周邦彥作品:感皇恩(大石標(biāo)韻)
- 不興家世誰如此,季氏豪英尚似之作者:周必大作品:端明殿學(xué)士張定叟挽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