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蘇軾《游凈居寺》
十載游名山,自制山中衣。
愿言畢婚嫁,攜手老翠微。
不悟俗緣在,失身蹈危機(jī)。
刑名非夙學(xué),陷阱損積威。
遂恐生死隔,永與云山違。
今日復(fù)何日,芒鞋自輕飛。
稽首兩足尊,舉頭雙涕揮。
靈山會(huì)未散,八部猶光輝。
愿從二圣往,一洗千劫非。
徘徊竹溪月,空翠搖煙霏。
鐘聲自送客,出谷猶依依。
回首吾家山,歲晚將焉歸。
注釋參考
不悟
(1).沒有覺察?!妒酚洝垉x列傳》:“ 張儀 曰:‘嗟乎,此在吾術(shù)中而不悟,吾不及 蘇君 明矣!’”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規(guī)箴》:“ 晉武帝 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傳后意,諸名臣亦多獻(xiàn)直言?!?/p>
(2).不了解;不理會(huì)?!赌鲜贰そ蛡鳌罚骸安晃蛎鞴娋熘亍!薄端鍟な废閭鳌罚骸氨炯词雎毮限?,宣條下國(guó),不悟皇鑒曲發(fā),備位少陽?!?/p>
(3).不覺悟。 清 嚴(yán)有禧 《漱華隨筆·封繼妻》:“而 夏 不悟,妄度 河套 指日可復(fù),作《漁家傲》一闋?!?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 清 時(shí),許多 中國(guó) 人似并不悟自己之為奴,一嘆?!?/p>
俗緣
佛教以因緣解釋人事,因稱塵世之事為俗緣。 唐 許渾 《記夢(mèng)》詩:“塵心未盡俗緣在,十里下山空月明。” 宋 司馬光 《寄清逸魏處士》詩:“徒嗟俗緣重,端使素心違?!薄都t樓夢(mèng)》第一二○回:“ 寶玉 未及回言,只見船頭上來了兩人,一僧一道,夾住 寶玉 道:‘俗緣已畢,還不快走?’”
失身
失身 (shīshēn) 指女子喪失貞操 lose chastity 一時(shí)錯(cuò)誤,失身匪人 失去操守 be disloyal 蹉跎一失身,豈不負(fù)弦誦 身子失去控制 out of control 失身墜崖 喪失生命 die 臣不密則失身危機(jī)
危機(jī) (wēijī) crisis;crash 指產(chǎn)生危險(xiǎn)的禍根 指嚴(yán)重困難的關(guān)頭蘇軾名句,游凈居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冰雪風(fēng)云事不同,今朝尊貴昨朝窮
- 兀兀騰騰,不起閑思慮
- 莫嘆倦游無駟馬,要將老健敵千鐘作者:蘇軾作品:送鮮于都曹歸灌口舊居
- 嚴(yán)更永,今夕是何年。
- 夜坐指流星,驚倒兩使車。作者:蘇軾作品:送鄧宗古還鄉(xiāng)
- 九日重分番直夜,六參便赴早期時(shí)作者:李復(fù)作品:垂拱殿賜對(duì)蒙恩入省
- 早日文章譽(yù),他年法令師作者:蘇頌作品:尚書祠部郎中大理少卿鄒公挽辭二首
- 歸去更尋翻譯寺,前山應(yīng)遇雁門僧作者:熊孺登作品:送準(zhǔn)上人歸石經(jīng)院
- 劃若震雷驚蟄戶,爛如奎宿照云端。作者:孔武仲作品:次韻酬昌秋俠見貺之句
- 場(chǎng)屋當(dāng)年氣最雄,交游樽酒涕兄同作者:歐陽修作品:同年秘書丞陳動(dòng)之挽詞二首